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部分相干光可同时获得面内位移和离面位移场的云纹干涉法。该法具有装置简单,无需防震,可用于观场测量等特点。文中论述了此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波前干涉理论和付里叶光学理论对变形前后波前的干涉、记录和再观进行了分析,导出了计算公式。实现了透射物体和反射物体表面的面内位移分量(U_0,V_(45),U_(90))和离面位移(w)的全场同时测量,典型实验证明,实验值与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进行三维应力分析的全息光弹性方法及有关技术,分析了全息光弹性方法的主要困难在于冻结材料的应力光学常数比B/A接近-0.5,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光弹性材料制作和冻结工艺。这种材料冻结时的应力光学常数比可以远离-0.5。用这种材料制成的三维模型,可以通过全息光弹性方法获得三维应力的全应力实验解答。用这种方法测定了对径受压圆球和高压压头对称断面上的应力分布。实验结果和理论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压缸三维全息光弹性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反射式同轴全息干涉法与光弹性夹片技术结合,为测定三维模型内部应力的完全实验解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方便地获得单独的等和线干涉条纹图,光路简单且灵敏度高。文中给出了半无限体受集中力作用的实验解与理论解的结果比较,两者能很好地吻合。最后还给出了接触问题的应用实例,所得结果的静力校核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5.
云纹干涉法瞬态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单光束错位云纹干涉法应用于动态测量,获得了一种可独立求解全场瞬态应变分量,不受材料限制的动态测量新方法。文中应用该方法对一个受冲击载荷的带也孔方板的动态应变传播过程及对称面上的动应变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三维位移场(U,V,W)实时观测的云纹干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一特殊布置的云纹干涉系统和一垂直入射试件栅的麦克尔逊干涉系统组和起来,利用云纹干涉系统测量两个面内位移分量U、V,垂直入射的麦克尔逊干涉系统测量离面位移分量 W。调节云纹干涉系统中入射光的入射角,使正、负一级衍涉波的传播方向偏离开试件栅法向一微小角度,从而使一级衍涉波的频谱点与麦克尔逊干涉系统中的零级衍涉波的频谱点在频谱面上分开。利用小反射镜的反射来改变一级衍射波的传播方向,从而使我们在三个彼此分开的成像面上同步实时观测到三维位移场的条纹图。文中给出了严格的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曲面变形的双光束云纹干涉法.该方法强全息干板粘贴在圆柱表面以记录圆柱的曲面变形,滤波后可得到周向和径向位移信息.该方法的光路简单,灵敏度很高,条纹对比度好,为曲面变形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息干涉法和普通光弹性法相结合产生了全息光弹性法。与此类似,本文建议将散斑干涉法和光弹性相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散斑光弹干涉法。近十几年来,散斑干涉法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可以获得面内或离面位移,错位散斑干涉法则可获得位移梯度场。本文建议将光弹性透明模型置于双光束散斑干涉光路中,通过两次曝光法可以获得模型的应力条纹图案。但和全息光弹性法相比,只要选择合适的漫反射器,用散斑光弹干涉法可以获得不受等差线干扰的、单纯的等和线条纹图。同样的理由,也可以获得三维应力模型冻结切片的等和线条纹图。更有意义的是采用双光片散光穿透模型的散斑光弹性干涉法将有可能获得整体三维应力模型内部的绝对光程应力条纹图,这将为三维应力分析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议的错位散斑云纹法是在错位散斑干涉的基础上,通过在光路中附加虚位移的方法获得错位散斑干涉条纹的相减云纹图,从而扣除离面位移导数,获得单纯的面内位移导数场即应变场。典型实验证实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全场应变条纹图。  相似文献   
10.
错位云纹干涉法同步测量三维位移导数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变载波双曝光错位云纹干涉法,将变形信息的记录过程与错位分析分开进行。通过对一级衍射波引入适当载波后,用双曝光法将变形信息记录在一张底板上,尔后通过滤波分离变形信息及错位处理,实现了三维位移导数场的同步测量。文中给出了较为严密的理论推导,并给出了平面模型静态下的面内和离面位移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