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本文在铸铁材料油润滑线接触滑动磨损状态研究的基础上,对边界润滑区典型的薄片状磨屑之形成过程进行了考察。通过对磨损表面的几何形貌、磨屑的形态和内部显微组织变化的分析,提出了薄片状磨屑的塑性流动形成机制。作者认为,薄片状磨屑的形成是磨损表面材料在局部应力和摩擦热的作用下以3种方式发生塑性流动的结果:当摩擦方向垂直于磨削加工条纹时为单侧塑性流动;当摩擦方向平行于磨削加工条纹时为双侧塑性流动;而在峰顶平台(磨削加工粗糙条纹磨合后形成的微平台)较大且载荷较高时,则为平台上的材料沿着摩擦方向向前挤压流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机械研磨和离子减薄技术制备透射电镜用薄膜样品的新方法,并且成功地将其应用于磨损表面氧化膜的结构分析,指出在铸铁油润滑磨损过程中于氧化磨损状态下磨损表面氧化膜系由Fe_3O_4均相所组成。  相似文献   
3.
氮化钢零件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但表面N含量对其在润滑条件下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认识不够清楚. 通过改变剂量调控316L不锈钢氮离子注入试样表面N含量,研究了剂量对其在润滑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结果对润滑条件下氮化钢零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发现:剂量从0增加到2×1017 N+/cm2时,边界润滑条件下注入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以及对摩球磨损率明显降低,且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润滑条件下氮离子注入对摩擦磨损性能的改善更为显著;其作用机理为试样表面较高的N含量使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摩擦过程中生成链长更短、硬度更高的玻璃态磷酸盐聚合物. 但进一步增大剂量对注入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铸铁滑动摩擦副表面温度对其磨损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铸铁摩擦融油润滑和线接触的滑动条件下,测定了试样摩擦磨损表面层的温度及其温度分布梯度,考察了表面层的相变特点、组织结构和表貌特征,并且分析了温度对磨损机制转化的影响。可以将摩擦磨损表面的热效应分为3个区:弱热效应区(对应于塑性流动磨损区)、热效应区(对应于氧化磨损区)和强热效应区(对应于严重磨损区)。在临界载荷前,表面层的γ相含量增加,但一临界载荷时,由于表面层的剥落,γ相的含量明显减少。摩擦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线接触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影响铸铁滑动摩擦副润滑状态转化的部分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且指出该摩擦副的润滑状态转化图可以分为部分弹流润滑Ⅰ区、边界润滑Ⅱ区(塑性流动磨损区)、边界润滑Ⅱ`区(氧化磨损区)和干摩擦Ⅲ区(严重擦伤区)。文章最后还着重就试样表面初始粗糙度对润滑状态转化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Zn粉、ZnO/C混合粉为原料,采用物理热蒸发方法,通过调控蒸发源与沉积区的距离、蒸发温度等条件,制备得到了棒状、线状、树枝状、糖葫芦状等形状各异的ZnO纳米材料,并对ZnO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和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射频-直流-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RF-DC-PVCD)在钢基本上Si-B-N复合薄膜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给试样基体加一适当的直流负偏压,得到含有显著六方氮化硼(h-BN),立方氮化硼(c-BN)结晶相的Si-B-N薄膜。  相似文献   
8.
铸铁滑动摩擦副边界润滑表面膜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铸铁材料油润滑与线接触滑动磨损机制基础上,对这种材料在边界润滑状态下表面膜的形成、识别、结构组成和导致膜破裂脱落的因素作了试验研究与考察,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表面在摩擦热的作用下,缺陷增多,塑性变形加剧,润滑油和空气中的氧通过扩散流动进入变形层,从而形成较厚的扩散反应膜,其主要成分是Fe3O4氧化膜。  相似文献   
9.
铸件滑动摩擦副润滑状态转化之部分影响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线接触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影响铸铁滑动摩擦副润滑状态转化的产分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且指出该摩擦副的润滑状态转化图可以分为部分弹流润滑Ⅰ区、边界润滑Ⅱ区(塑性流动磨损区)、边界润滑Ⅱ'区(氧化磨损区)和干摩擦Ⅲ区(严重擦伤区)。文章最后还着重就试样表面初始粗糙度对润滑状态转化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