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力学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海洋平台碰撞和损伤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铁云  朱正宏 《力学进展》1989,19(4):454-463
本文详细综述了平台结构的碰撞和损伤分析.十儿年来,在这一领域内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概念和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文中介绍了分析碰撞和损伤的各种方法,并介绍和比较了钢质平台的能量吸收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于线性应变硬化刚塑性材料构成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在中央集中载荷作用下的载椅——挠度关系进行了研究。文中不仅考虑了应变硬化效应使梁的极限弯矩增大的作用,而且还考虑了由于应变硬化而引起的塑性区的扩展所致的挠度改变对于梁的束载雄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不仅仅材料的应变硬化特性对于梁在屈服后的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影响,梁的几何特征长细比也对梁在屈服后的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管状接头的高度应力集中引起交贯线处的弹塑性变形。目前基于小挠度假设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相比、未能反映出管接头热点处的真实应变。本文采用更为准确的、基于修正塑性节点法的几何及物理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该方法中单元内部的塑性应变场通过引入附加塑性参数场λ来表示。该λ场由塑性流动定律与节点力和节点塑性位移建立联系。然后同塑性节点法一样假设塑性流动定律在节点处满足。通过变分原理导出新的弹塑性有限元公式、提高了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效率,并且在每一时间步结束后不需要再检查应力场是否与塑性屈服条件协调。二种型式的管接头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文的结果比小挠度分析的结果要精确,更符合实验资料,同时也表明了弦管壁的局部凹陷是削弱管接头承载能力的主要原因。本文方法简单、准确及计算效率高,适宜在工程实际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变分原理及离散塑性流动定律假设研究了弹塑性有限元的新方法—塑性节点法及其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物理实质是所述的塑性流动定理的离散。在一般意义下,本文对其进行了修正,典型板壳例题和复杂壳体结构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显示,计算结果与文献资料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证明用文中方法进行壳体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是行之有效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塑性节点法的研究及其在薄壳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于由线性应变硬化刚塑性材料构成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在中央集中载荷作用下的载荷-挠度关系进行了研究.文中不仅考虑了应变硬化效应使梁的极限弯矩增大的作用,而且还考虑了由于应变硬化而引起的塑性区的扩展所致的挠度改变对于梁的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不仅仅材料的应变硬化特性对于梁在屈服后的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影响,梁的几何特征细长比也对梁在屈服后承载能力有很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