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力学   26篇
数学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DSIF) at the interface in an adhesive joint under shear loading. Material damage is considered. By introducing the dislocation density function and using the integral transform, the problem is reduced to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can be solved with the collocation dots method in the Laplace domain. Time response of DSIF is calculated with the inverse Laplace integral trans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 Ⅱ DSIF increases with the shear relaxation parameter, shear module and Poisson ratio, while decreases with the swell relaxation parameter. Damage shielding only occur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rack propagation. The singular index of crack tip is -0.5 and independent on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damage conditions of materials, and time. The oscillatory index is controlled by viscoelastic materi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MVM 屈服准则,用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材料的本构关系.对于实际工程中常见的轴对称问题(平面应力、平面应变),进行弹塑性分析,给出求解问题的一组微分方程.采用Prager 假设,给出应力场和位移场.在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当v≠0.5时,求解应力场的问题是非静定的;当v=0.5或在平面应力问题中,求解应力的问题是静定的,方程组易于求解.通过数值计算考察SD 效应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缩过程中,SD 效应增强了结构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冰与海洋结构物作用时的变形和影响,本文将岩土力学中的Smith屈服准则引入到冰材料的弹塑性分析中,从细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孔洞存在以及拉、压破坏强度不同的条件下冰材料的力学性能,构造了冰的本构方程;采用分区构造方法分析给出冰与矩形直立结构物作用时应力场的解析解;最后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给出不同压力敏感性参数和拉压强度比下冰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Smith屈服准则能够准确反应孔洞的存在及拉压屈服强度不同对冰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限变形弹塑性理论和超弹性理论,研究了组合线性强化弹塑性-超弹性球体在径向拉伸死载荷作用下的空穴生成问题.确定了外载荷与空穴半径的函数关系,给出了空穴形成时应力的分布,讨论了材料硬化参数对外载荷和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穴半径是以某有限值突然出现的,且存在着上界和下限;拉伸死载荷随着空穴半径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径向应力在空穴处为零而环向应力则在空穴处形成应力集中,其实正是这种应力集中,导致了空穴的出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橡胶材料的增韧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A mechan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mode Ⅱ interfacial crack static growingalong an elastic-elastic power law creeping bimaterial interface. For two kinds of boundaryconditions on crack faces, traction free and frictional contact, asymptotic solutions of thestress and strain near tip-crack were given. Results derived indicate that the stress andstrain have the same singularity, there is not the oscillatory singularity in the field; thecreep power-hardening index n and the ratio of Young‘s module notably influence the crack-tip field in region of elastic power law creeping material and n only influences distribution ofstresses and strains in region of elastic material. When n is bigger, the creepingdeformation is dominant and stress fields become steady, which does not change with n.Poisson‘s ratio does not affect the distributing of the crack-tip field.  相似文献   
6.
正交异性体反平面问题另一形式自相似解的推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交异性体的反平面运动方程有几种表达方式,而以自相似解表达方式尤为简单。由于在弹性动力学问题的计算中可以获得解析解,使得考虑的问题相应地简化,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自相似形式的解的推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复变函数论的方法导出另一形式自相似解的一般表达式。应用该法可以很容易地将所讨论的问题转化为Riemann—Hilbert问题,而后一问题可以用同通常的Muskhelishvili方法求解,并且可以相当简单地得到问题的闭合解。这些解在断裂动力学以及弹性动力学问题当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桥连的断裂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复合材料产生裂纹后,其纤维处形成“桥连”,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由于桥连问题很复杂.在数学方法的处理上有很大困难,至今人们研究大多是桥连的静力学问题.而对其动力学问题研究得很少。为了便于分析复合材料的问题,将桥连处用载荷代替,当裂纹高速扩展时.其纤维也连续地断裂。只有建立复合材料的桥连动力学模型,才能更好地研究复合材料的断裂动力学问题。通过复变函数论的方法,将所讨论的问题转化为Riemann—Hilbert问题。利用建立的动态模型和自相似方法,得到了正交异性体中扩展裂纹受运动的集中力P及阶跃载荷作用下位移、应力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解析解,并通过叠加原理,最终求得了该模型的解。  相似文献   
8.
对幂硬化弹塑性材料-刚性材料界面上裂纹以定常方式扩展的Ⅲ型问题进行弹塑性渐近分析,给出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解。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不同Mach数以及裂纹尖端混合参数对场解的构造以及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为给出合理的断裂准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粘性效应作用下的动态扩展裂纹尖端渐近场,建立了可压缩粘弹性材料II型动态扩展裂纹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可压缩材料Ⅱ型动态扩展裂纹的本构方程.在稳态蠕变阶段,弹性变形和粘性变形同时在裂纹尖端场中占主导地位,应力和应变具有相同的奇异量级r-1/(n-1).通过渐近分析求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和位移分离变量形式的渐近解,并采用打靶法求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和位移的数值结果,给出了应力、应变和位移随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数值计算表明,弹性变形部分的可压缩性对Ⅱ型裂尖应力场影响甚微,而对应变场和位移场影响较大.裂尖场主要受材料的蠕变指数n和马赫数M的控制.当泊松比ν =0.5时,可以退化为不可压缩粘弹性材料Ⅱ型动态扩展裂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变形迭加小变形的一般方法详细考察了可压缩球膜的膨胀和分叉问题.得到了可压缩球膜分叉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并通过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给出了不同情形的分叉模式及相应的分叉判据,但为了与Alexancler的实验对比,只认为01模式的分叉解在物理上是可行的.结果表明:可压缩球膜分叉解的控制微分方程组与不可压缩时非常相似,都只有3个独立的弹性系数,但弹性系数的定义是不同的;从理论上证明了可压缩球膜的分叉也是在内压达到极大值之后发生的,且在球膜的膨胀过程中.当内压达到极大值后,球膜的形状不再是标准的球形.而是上半球的厚度变大,下半球厚度变小,此时球膜分叉了,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