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83篇
化学   10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1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高压氮气亚纳秒开关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幅值约220 kV、脉宽约4 ns的高压纳秒脉冲源,对高压氮气亚纳秒气体开关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气压在3~10 MPa间变化,间隔距离在0.6~1.2 mm间变化时,氮气间隙击穿电压随气压和间隙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并随气压的增大略呈饱和趋势,最高击穿电场约为2 MV/cm。开关输出电压波形的上升时间变化范围为145~190 ps,该上升时间随气压、击穿电场以及间隙距离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镁及镁合金中微量磷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分析试验室》2006,25(6):67-69
磷与钼酸铵形成磷钼杂多酸络幌物,用乙酸丁酯萃取分离,用SnCl2还原反萃取后借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镁及镁合金中微量磷。在波长700 nm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0~1.5μg/mL,相关系数为0.9995,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5×104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在1.40%~3.1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3%~101.0%之间,本法与ICP法相对照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压法获得了具有不同混合比例的超导氧化物La1.85Sr0.15CuO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标准四引线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低温电输运性质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超导氧化物La1.85Sr0.15CuO4颗粒随机分布在聚合物本体中,相互间没有连接构成网络结构.在正常态下,复合材料的电阻-温度变化曲线给出类半导体行为.但对应于超导氧化物La1.85Sr0.15CuO4的超导转变温度Tc处,复合材料的电阻-温度变化曲线出现了极小值.室温下电阻率ρ随外加电场强度E的变化曲线测量结果表明,ρ-E曲线为一线形关系,随着电场强度E增加,电阻率ρ下降.文中对可能存在的导电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贯穿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复合材料的导电机制.另外,外加电场强度E对复合材料的电输运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研究了阴极发射电子初始能量对一维平面非相对论性双向流二极管内空间电荷限制电子、离子流密度的影响,并与阴极发射电子初始能量为0情况下的空间电荷限制电子、离子流密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测定气体水合物相平衡数据的高压 PVT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套用于研究气体水合物的高压流体PVT(压力-体积-温度)测试系统。分别利用低压和高压传感器在温度268-283.2K时,压力6-40.2kPa和4600-7200kPa范围内采用恒温试压法分别对1,1-dichloro-1-fluoroethane(1,1二氯-1-氟乙烷)和甲烷气体水合物相平衡点进行了测试;并将所得两组数据与文献值相比较。该装置温度、压力范围较宽,可用于气体水合物相平衡实验。  相似文献   
6.
光栅衍射效率是非相干光纤激光组束系统的关键,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光栅衍射效率随着光栅频率和光栅厚度的减小而增大。全面综合考虑光栅频率应该选取在200mm-1和400mm-1之间,光栅厚度在1mm到2mm之间。同时提出了一种不等间隔方法提高系统总体衍射效率,该方法较等间隔条件下衍射效率提高了0.1651。  相似文献   
7.
测定溶液中溶质分子量的热力学方法包括:沸点升高法、冰点下降法、熔点降低法和蒸汽相渗透法(蒸汽膜渗透法、蒸汽压渗透法或等压法)。由HiII于1930年建立的蒸汽相渗透法与其它方法比较,其优点是迅速、取样量小、选择溶剂范围大以及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测量。在蒸汽相渗透法建立初期,由于很难制造有效的、高精度的检温装置,因而使方法的推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工程小型化平台需要,研制了一种半导体泵浦全固态激光测距仪。采取半导体泵浦方式,激光谐振腔设计为平平腔,采用金属热沉冷却与半导体制冷相结合,研制出的激光测距仪工作频率可达20Hz,测程大于20km,测距精度可达±1.5m。经过试验验证,性能稳定,指标可靠。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HCFC-133a与HF在CrF3/AlF3催化剂作用下生成HFC-134a的反应性能。需用GC-FTIR方法鉴定了产物的组成,探讨了副产物形成的原因,并进行了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HF/HCFC-133a流量比为10和350℃和条件下,得到了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V2O5-WO3/TiO2催化剂目前已广泛用于电厂和工业锅炉燃烧废气脱硝,但燃烧原料煤及石油中含有的杂质元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可吸附在催化剂上,不仅会减少催化剂酸性位的数量,还会与催化活性元素结合生成惰性物种,导致催化剂失活。因此,已有许多有关钒钨钛催化剂碱中毒的研究,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酸性位损失及表面孔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碱中毒对活性组分V2O5的影响及中毒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很少涉及催化剂中WO3的作用,也缺乏有关不同活性元素与钾盐反应的实验证据。本文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钒和钨含量的钒钨钛催化剂,研究了氯化钾对其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活性的失活效应。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N2吸附、拉曼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NH3吸附红外光谱和NH3氧化活性等手段对新鲜和中毒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特别探讨了V2O5和WO3对催化剂抗碱中毒能力的贡献。
  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V2O5含量越高,活性温度窗口越宽,而且含有WO3的三元催化剂活性高于V2O5/TiO2二元催化剂。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取决于TiO2载体,随活性组分配比变化不大,说明催化剂物理结构性质并非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原位红外光谱及H2程序升温还原测试结果表明,随V2O5含量提高,催化剂表面Br?nsted酸性位数量及氧化还原能力提高。作为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 V2O5在碱中毒处理后变成惰性的偏钒酸钾KVO3,使催化剂中Br?nsted酸性位减少,热稳定性下降,并削弱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低钒含量的催化剂容易严重中毒失活。在高钒负载量(3%)时,部分V2O5在碱中毒后得以保留,从而使催化剂保持了一定的脱硝催化活性。
  另外, WO3能给催化剂表面提供热稳定的酸性位,虽然WO3自身的氧化还原能力差,但其能改善V2O5的分散性,从而提高V2O5-WO3/TiO2催化剂的活性。除此之外, WO3在催化剂碱中毒过程中还能扮演牺牲剂,与钾反应生成钨酸钾(K2WO4),即在V2O5与钾离子结合形成KVO3的同时,部分WO3也会与钾反应形成K2WO4,可以使三元催化剂保留更多的活性V物种。因此,在所研究的催化剂中,高钒负载量的V2O5-WO3/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抗碱中毒能力。
  活性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对于新鲜催化剂,其表面吸附的NH3量足够多,催化剂活性与表面酸性相关度不大,脱硝效率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但是,对于碱中毒处理后的催化剂,其表面吸附NH3的能力大大削弱,这时脱硝效率除了受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