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篇 |
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95篇 |
晶体学 | 9篇 |
力学 | 23篇 |
综合类 | 19篇 |
数学 | 29篇 |
物理学 | 19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分析了温度梯度和均匀温度对潜望式激光通信终端反射镜形变的影响,利用椭圆域上的Zernike多项式对椭圆反射镜的波前进行拟合,计算由于热形变导致的波前畸变误差,给出了星间激光通信终端反射镜均方根值、发射光束瞄准误差、接收端光强随温度梯度和均匀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反射镜的影响只是引起峰值光强的漂移和少许下降,当温度梯度为14 ℃/m时瞄准误差达2.1 μrad。均匀温度会引起接收端的光强分布变化,从而导致很大的瞄准误差和光强衰减,当均匀温度与参考温度的差值小于0.6 ℃时,由波前畸变误差引起的瞄准误差小于1 μrad,当差值大于0.6 ℃时,瞄准误差突然增大到几μrad,接收端光强分布发生变化,此时反射镜热形变引起的像散项对光强分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存在着电场,其方向垂直向下,强度约为120V/m。能否利用这种电势差来驱动电动机呢?如果能够的话,那将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噪声的新型能源。与其它电机相比,它的设备简单,不受环境、自然条件的限制,足以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浪潮出现。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基于Marangoni界面效应对化学抛光去除函数的理论及实验进行研究,提出采用湿法化学抛光(刻蚀)方法为大口径高精度光学元件的加工提供新的解决途径。介绍了Marangoni界面效应及其验证实验,运用WYKO轮廓仪对熔石英基片局域刻蚀前后的粗糙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粗糙度基本无变化,刻蚀前后粗糙度分别为0.72 nm和0.71 nm。基于Preston假设, 建立了数控化学抛光理论模型,运用WYKO干涉仪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化学抛光刻蚀曲线基本上成平底陡峭的去除函数曲线,小磨头抛光是倒置的仿高斯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工作波长在L波段的包层泵浦Er3+/Yb3+共掺光纤环形激光器. 环形腔内的激光工作介质为一段9 m长的Er3+/Yb3+共掺高掺杂光纤. 利用6个976 nm LD同时抽运前段Er3+/Yb3+共掺双包层光纤产生的放大自发辐射谱作二次抽运源, 使腔内增义谱由C波段移到L波段, 实现了L波段光纤激光器的稳定输出; 采用包层泵浦技术, 在抽运功率为3594.5 mW时, 测得泵浦入纤功率为2731.8 mW, 实现了输出连续功率最大518.4 mW,斜率效率达到19% 的激光输出; 所形成激光的工作波长为1613.94 nm, 激光光谱的3 dB带宽为1.5 nm, 边模抑制比接近于50 dB.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系列的三嗪类光生酸剂1a—1e,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对1e在乙腈溶剂中365和405nm光下的曝光分解产酸性能进行了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分解量子产率和产酸量子产率基本上都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405nm光下比在365nm光下有更高的分解和产酸量子效率.有关这类化合物的光生酸性能与曝光波长的关系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