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完全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0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ICP,XRD,DSC,BET,SEM和TEM等技术对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类催化剂对乙烯中微量乙炔的选择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在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中,Ni-B以超细微粒的形式分散在载体上,但在不同载体上的分散度不同.通过载体的引入,提高了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阻止了超细Ni-B的聚集.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乙烯中微量乙炔的选择加氢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与进口催化剂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评价了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Ru-M-B/ZrO2(M=Zn,Fe)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u-M-B/ZrO2的活性指数为343.9,苯转化率为40%时环己烯选择性为85.3%,均超过已工业化及文献报道的催化剂的最高水平.活性组分Ru的晶粒度约为5nm,与进口催化剂接近.确定了Ru-M-B/ZrO2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反应适宜的温度为140℃左右,合适的氢压为4~5MPa,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预处理可使Ru-M-B/ZrO2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但使其选择性升高,并从反应机理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高选择性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在140℃、5.0Mpa氢压下,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5%左右。环己烯最高收率达到52.1%,用XRD、S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摧化剂进行表征,XRD和SEM测试表明,RU-U-B/ZRO2属于非晶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XRD结果证实,在加氢过程中,非晶分解,RU晶化;温度愈高,RU晶化愈快,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RU微晶的粒径有关,RU微晶粒径应控制在5nm左右,BET比表面积测定表明,ZRO2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并可阻止RU微晶的长大,讨论了B和ZRO2对提高选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NiP非晶态合金的负载方法及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NiB作为引导剂,使NiP完全定向沉积到载体上,用ICP,XRD,DSC,BET,TEM对制备的负载型NiP(B)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这类催化剂对乙烯中微量乙炔的选择加氢性能,结果表明,NiP(B)以超细颗粒分散到载体上,由于少量B的存在,使其比相应的NiP或NiB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非晶态NiP(B)合金催化剂具有比相应的晶态合金更好的催化性能。低温氢气处理可以除去表面镍的氧化物,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选择性苯乙酮加氢Ni-Sn-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三元非晶态Ni-Sn-B/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Sn含量对催化剂的苯乙酮选择加氢制备苯乙醇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同时对Sn改性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XRD结果表明,Sn物种在催化剂表面高度分散,没有改变催化剂的非晶态结构.SEM结果也表明Sn的修饰并不改变非晶态合金的特征形貌.在苯乙酮加氢反应中,当Sn/SiO2=10wt%时,羰基加氢产物苯乙醇的得率可高达97.5%,且苯环加氢产物仅为0.5%,显示了良好的羰基加氢选择性.结合XPS结果,我们将该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归因于非晶态合金独特的电子结构、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及催化剂中Sn氧化物对羰基的选择性活化. 相似文献
6.
7.
8.
研制了一种用TiO2修饰的Pd/Al2O3(Pd/Al2O3-TiO2)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并采用N2吸附,XRD,SEM,FT-IR,TP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Pd/Al2O3-TiO2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 低的表面酸性,且以弱酸中心为主; TiO2在Al2O3表面呈高度分散,并集中于载体到一定的深度; 用含钛溶液浸渍次数以1次为佳. 载体中TiO2的添加使得PdO更易于被还原. 用这种复合氧化物作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优于单纯以Al2O3作载体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碳纳米管对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NiB合金,用CNTs-1、CNTs-2、y-Al2O3作载体制备了负载型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以乙炔选择性加氢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用TEM、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TEM结果表明,粒径为8~10nm的NiB粒子均匀分散在CNTs-1外表面,大部分粒径为12~14nm的NiB颗粒在CNTs-2内腔生长,而y-Al2O3载体未能有效提高NiB分散度.用CNTs-1将NiB负载化,明显提高了NiB催化剂乙炔加氢活性.CNTs-1、CNTs-2和y-Al2O3载体对比,CNTs-2作载体促进了催化剂对氢的吸附,减弱了乙炔的吸附,提高了加氢活性和乙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两相体系中钌膦配合物催化4—苯基—3—丁烯—2—酮加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水和有机物组成的两相催化体系中,由RuCl3-TPPTS(TPPTS:P(m-C6H4SO3Na)3)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4-苯基-3-丁烯-2-酮(又名苄叉丙酮)的催化加氢反应.考察了钌浓度(1.0×10-3~6.0×10-3mol/L)、氢压(1.0~6.0MPa)、反应温度(30~70℃)、配体浓度(1.2~7.2×10-2mol/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及反应时间等对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与以配合物RuCl2(TPPTS)3为催化剂前体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加氢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别由配合物RuCl2(TPPTS)3及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都只催化4-苯基-3-丁烯-2-酮的C=C键选择加氢.由配合物RuCl2(TPPTS)3形成的催化体系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均优于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加氢反应活性下降,选择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