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2.
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紫外光谱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14种稀土离子均使BSA~280um特征吸收峰强增加,诱导BSA构象发生改变.紫外差谱结果表明,只有氧原子参加与稀土配位.BSA与稀土配位基团为亲水外壳的氨基酸波基和肽键上的C=O基团. 相似文献
3.
4.
超微NaY分子筛的合成(Ⅰ)--添加轻稀土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导向剂的陈化时间和反应胶的晶化温度可以影响NaY分子筛的晶化行为。随导向剂陈化时间的增加,Na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加快晶粒尺寸减少;随晶化温度的升高,Na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加快,但晶粒尺寸增加。而向合成体系中添加轻稀土离子(Ln^3+)对NaY分子筛的晶化行为影响更为明显。与未添加稀土离子时相比较,在一定的稀土离子添加量范围内〔n(Ln^3+)/n(Al^3+)〈0.2〕,NaY分子筛的晶化速度明显 相似文献
5.
6.
7.
稀土离子对DNA作用的循环伏安法和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了Eu^3+,Ce^3+,Er^3+,Sm^3+,Tb^3+,La^3+,Nd^3+等稀土金属离子与DNA(小牛胸腺)的相互作用,Ce^3+与DNA作用后,Ce^3+的CV曲线的峰电流密度明显降低,且氧化峰降低的程度大于还原峰,Ce^3+的差示UV曲线呈减色效应,且在272nm处出现新峰,DNA的差示UV曲线呈增色效应;DNA的拉曼谱线中814cm^-1 相似文献
8.
掺杂B3+在SrAl2O4∶Eu,Dy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H3BO3在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中的作用, 发现H3BO3不但影响固相反应速度, 还对粉体晶相组成、粒径以及长余辉发光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TG-DTA, XRD和SEM分析表明, H3BO3参与了固相反应, 降低了成核温度与界面反应能垒, 使晶粒生长反应速度加快, 粉体粒径增大. 激发与发射光谱、发射峰强度衰减以及热释光谱分析表明, H3BO3的掺入使发光中心离子浓度增加、陷阱深度和密度加大, 从而使发光亮度增加, 余辉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9.
固体中稀土离子的4fn-15d组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介4fn-15d电子组态研究的方法,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4fn-15d组态从整体来看,f电子与d电子间的Coulomb相互作用与5d电子受到的晶场作用以及4fn-1的能级劈裂为同一数量级,因此,Russell Saunders耦合和|4fn-1SLJM>-|5dΓα>耦合波函数都不能很好地反映本征态的特征。但对于某些稀土离子局部能量范围内的4fn-15d能级,HC(fd)相对较小,|4fn-1SLJM>|5dΓα>可以反映这个区域内4fn-15d能级的主要特征。光谱中是否出现精细结构,与能级的电声子耦合的强弱有关而不是与|4fn-1SLJM>-|5dΓα>耦合中|5dΓα>位置的高低有关。4fn能级与4fn-15d能级间的相互作用则与具体能级有关,不能根据个别实验就断言这种作用强或者弱。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