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完全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2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对铸造Cr12MoV模具钢碳化物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铸造Cr12MoV模具钢碳化物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地M7C3型共晶碳化物有很强的变质作用,Cr12MoV模具钢铸态为粗大的网状共生共晶组织,经变质处理,共晶组织细化,离异共昌数量半多;热处理后共晶碳化物粒化且均匀分布,冲击韧性得到了明显提高,耐磨性比锻造Cr12MoV模具钢高出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稀土对高碳钢焊缝中碳化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Nb、Ti、Zr、V强化的高碳焊缝中轻稀土(La、Ce)对碳化物的变质作用。结果表明,稀土强烈影响碳化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具有高能表面的稀土化合物质点,在焊接冶金过程中领先析出于过热液相内,充当了包裹式碳化物颗粒的非自发晶核核心。稀土化合物核心的存在,形成了同核心的多维析出机制,诱发碳化物早期大量析出并使之弥散和团球化 相似文献
3.
用热重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电石渣的催化煤燃烧特性,发现电石渣对晋城煤的着火温度和固定碳燃尽率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随添加量的增加助燃作用增强。采用干法混合方式添加0.5%电石渣的助燃作用很小,而采用浆状混合方式则具有较为明显的助燃效果。添加0.5%电石渣能使晋城无烟煤的着火温度由582℃降低到576℃,使潞安贫煤的固定碳燃尽率由89.41%提高到94.84%,而对长广高灰烟煤的着火和燃尽特性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加氢脱氮催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化石燃料的加氢脱氮有利于改善油品质量及其稳定性,同时避免燃烧时NOx的排放。本文介绍了不同化石燃料中有机氮化物的含量及类型,对不同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其催化活性位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同时论述了C—N键断裂机理及燃料中主要有机氮化物的HDN反应网络。着重概述了传统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改性方法,新型的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以活性炭(AC)作为载体制备的铁基催化剂,通过对不同铁盐、活性炭和助剂的筛选,研制出对合成气转化为低碳烯烃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对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体相结构的XRD测试结果表明,Fe-Cu-K/AC催化剂在反应前主要由α-Fe,Fe3O4和Cu0组成,经合成气反应后主要由α-Fe,Fe5C2,Fe7C3,Cu0和K2O组成.Fe-Mn-K/AC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主要以Fe嵌入MnO中形成的(Fe,Mn)O结构存在.实验中得出的α-Fe,FexCy及(Fe,Mn)O与激光热解法制备的催化剂的的晶体结构相似.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筛选,考察了不同助剂Cu,Mn,Si和K等元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草酸铁为铁源,椰壳炭为载体制备的Fe-Mn-K/AC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在空速600h-1,压力1.5MPa和温度320℃条件下,CO转化率可达97.4%,C=2~C=4选择性可达68.0%. 相似文献
7.
8.
9.
铈对M2高速钢凝固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Ce对M2高速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Ce在高速钢中可减轻W,Mo等合金元素的偏析,使共晶碳化物量减少并细化;Ce主要偏聚在晶界共晶碳化物与奥氏体的界面上,并有部分Ce参与形成含Ce的M2C碳化物;Ce促进共晶碳化物在高温加热时的断网和团球化。 相似文献
10.
交流碳弧法合成碳包碳化铁纳米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交流碳弧法高效合成碳包碳化铁纳米晶磁性微粉 ,磁性微粉产率达 90 %以上 .用热重分析法( TG)测得磁性微粉中 Fe的质量分数为 1 7.5% .X射线衍射 ( XRD)分析结果表明 ,在碳包碳化铁微粉中存在 Fe3C和 Fe5 C2 两种结构形式 ,不含纯 Fe晶粒 ,碳层结构与石墨相似 .在透射电镜 ( TEM)下观察了纳米晶的形貌和粒径分布 ,碳化铁纳米晶尺寸分布在 3~ 1 0 nm,并呈颗粒状分散在碳层中 ,碳层为巴基管和巴基葱的堆积体 ,形状各异 ,尺寸分布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 .讨论了碳包碳化铁纳米晶的形成机理 .测定了磁性微粉的磁滞回线 ,其饱和磁感应强度 Bs,剩磁 Br和矫顽力 Hc分别为 2 .6× 1 0 - 2 T,2 .5× 1 0 - 3 T和 5.52 k A/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