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97篇 |
国内免费 | 1394篇 |
完全免费 | 438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047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494篇 |
2019年 | 709篇 |
2018年 | 736篇 |
2017年 | 514篇 |
2016年 | 1010篇 |
2015年 | 866篇 |
2014年 | 864篇 |
2013年 | 1574篇 |
2012年 | 1277篇 |
2011年 | 998篇 |
2010年 | 766篇 |
2009年 | 1041篇 |
2008年 | 1075篇 |
2007年 | 1047篇 |
2006年 | 962篇 |
2005年 | 798篇 |
2004年 | 726篇 |
2003年 | 597篇 |
2002年 | 473篇 |
2001年 | 402篇 |
2000年 | 356篇 |
1999年 | 320篇 |
1998年 | 271篇 |
1997年 | 262篇 |
1996年 | 251篇 |
1995年 | 268篇 |
1994年 | 199篇 |
1993年 | 197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44篇 |
1980年 | 40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7篇 |
1977年 | 27篇 |
1976年 | 20篇 |
1975年 | 12篇 |
1974年 | 17篇 |
1973年 | 16篇 |
1972年 | 5篇 |
1971年 | 3篇 |
1970年 | 3篇 |
1969年 | 2篇 |
1968年 | 2篇 |
196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二氧化钛有合适的禁带宽度,在光催化体系中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半导体光催化剂.近来,在太阳能转换和储存,二氧化碳还原,有害复杂有机物降解等方面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已有文献报导了不同的掺杂催化体系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Kakuta[1,2]等研究了二氧化钛复合氧化物体系的光催化性能.Choi[3]等系统地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的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和空穴电子复合之间的联系.也有研究者从掺杂体系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物化性质,如晶相(锐钛矿,金红石,无定形),比表面积,晶粒尺寸和表面羟基的角度讨论与光催化活性的关… 相似文献
3.
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研究了壳聚糖的浓度,脱乙酰化度、分子量、及环境P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抗菌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壳聚糖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浓度和脱乙酰化度的提高,抗菌活性增强;随分子量的增加,抗菌活性出现先增强而后略有减弱的趋势,转折点在9.16*10^4前后;在PH为6.5左右,抗菌活性最优,通过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壳聚糖齐聚物(Mw=8000)与大肠杆菌作用的观察,发现具有抗菌性的壳聚糖齐聚物进行到了细菌细胞的内部,用扫描电镜观察分子量为27.4*10^4的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发现壳聚糖使菌体凹陷变形,并伴有自溶现象。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壳聚糖开发和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壳聚糖产品的开发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研究机构的重视,本文对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新动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6.
利用高压钠灯作光源,在Au^3+-TiO2悬浮溶液中,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度与TOC测定证实亚甲基蓝能被快速脱色降解。金离子掺杂可大大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金离子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5%。通过表征催化剂的晶型,化学组成,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提示金离子改性的机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金离子掺杂可增强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能力,由于产生金杂质能级,金离子改性TiO2能被可见光激发。适量的金杂质能降低催化剂的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根据不同金离掺杂摩尔分数,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从弱到强的排序与光催化活性比强到弱的排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沙棘黄酮的测定及其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为灌木或乔木。沙棘果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用来治病的常用药[1]。本文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沙棘根皮、茎皮和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并考察其对羟自由基和超氧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和试剂722型光栅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756M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pHS 3TC型精密数显酸度计(上海天达仪器有限公司)。槲皮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卫所);邻苯三酚(贵州遵义市第二化工厂);三… 相似文献
8.
9.
多孔TiO2薄膜自洁净玻璃的亲水性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亲水性多孔TiO2薄膜自洁净玻璃以含聚乙二醇的钛醇盐溶胶前驱体中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随着前驱物中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加, 多孔TiO2薄膜表面的羟基含量也增加, 薄膜表面的亲水性增强, 水与薄膜表面的接触角下降为0°. 该亲水性多孔TiO2薄膜自洁净玻璃具有明显的自洁净和易清洗功能. 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分析表明, 随着TiO2薄膜中孔径的增大, 光的散射增强, 透光率减小. 该TiO2镀膜玻璃对于紫外线具有吸收作用. 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 在TiO2薄膜中引入适当大小的微孔可显著增强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但当孔径接近400 nm时, 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