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44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成立浙江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举办化学学科(实验)竞赛的背景及发展情况。以联席会和竞赛为载体,建立了全省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交流平台,扩大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推动了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2.
3.
陈正旺  刘良先 《化学通报》2014,77(9):922-924
本文介绍了3,3’-(苯亚甲基)双吲哚的制备和柱层析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该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反应时间短,30min左右便可完成;(2)产物为粉红色,在进行硅胶板层析和层析柱时比较直观,适合于学生的实验教学;(3)反应物、催化剂和产物的极性相差很大,容易进行柱层析分离产物。该实验特别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和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和相关本科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或"综合化学实验"进行开设。  相似文献   
4.
5.
高分子实验是材料学专业特别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结合我们学校十余年开设高分子实验并不断完善的实际情况,对高分子实验的教学体系从如何开设地方工业相关实验、开设应用性实验项目、教育性实验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系统性实验项目以及编写实验教材等六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我们以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有特色的地方师范院校高分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措施与教学实践或可为同类型或类似兄弟院校的高分子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提出实验项目的建设应当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而实验项目的改革不应当局限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球晶"这一传统实验为例,更为有效的办法可以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扩展实验项目内容,注重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多知识点的串联以及实验结果获取过程的思维过程培养,从而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转化为综合性实验项目,有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杰 《光谱实验室》2012,29(4):2354-2356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以光学干涉实验和滤波实验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和多光束干涉实验干涉图形和光强分布图,数值模拟了光学滤波实验字母滤波后的频谱图和字母成像图,结果表明,计算机仿真结果能够清晰的表达出实验和理论的效果。研究结果为光学实验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饶倩  刘新  林於 《光谱实验室》2013,30(5):2577-2581
采用超声法优选都梁凝胶贴剂中白芷、川芎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按照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欧前胡素、阿魏酸的转移率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都梁凝胶贴剂中白芷、川芎药对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超声40min;此时浸膏中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为0.1379%,阿魏酸的平均含量为0.1410%.本实验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与重现性良好;提取工艺简便,合理.  相似文献   
9.
For the X-ray phase contrast imaging system, in addition to the hardware-related parameters, the object-image distanc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hat affects the imaging results. Based on the Fresnel diffraction theory, the X-ray phase contrast formation mechanism is analyzed to find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mage distance parameter and the image contrast.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n a ball model, images with edge enhancement effect and image contrast data were obtained 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object-image distance conditions. Th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lear imag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dges of the sample structures can be got if the object-image distance parameter is set suitably.  相似文献   
10.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atoms sputtered from germanium under 1–20 keV Ar+ ion bombardment (normal incidence) has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s. A collector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collected material was used. In addition, the surface topography was under control.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al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sputtered atoms (E 0=3–10 keV) could be approximated by the function cos n θ with n≈ 1.65. Such a high value of 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 scattering of ejected atoms and a noticeable contribution of backscattered 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putter flux (the mass effect). The target surface was found to be practically flat even at ion fluencies ~1018 ions/cm2.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including our recent data on Si sputt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