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89篇 |
国内免费 | 1176篇 |
完全免费 | 306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703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245篇 |
2019年 | 533篇 |
2018年 | 466篇 |
2017年 | 509篇 |
2016年 | 641篇 |
2015年 | 527篇 |
2014年 | 952篇 |
2013年 | 2446篇 |
2012年 | 1498篇 |
2011年 | 1323篇 |
2010年 | 1109篇 |
2009年 | 1363篇 |
2008年 | 1628篇 |
2007年 | 1671篇 |
2006年 | 1583篇 |
2005年 | 1487篇 |
2004年 | 1360篇 |
2003年 | 1236篇 |
2002年 | 874篇 |
2001年 | 622篇 |
2000年 | 582篇 |
1999年 | 393篇 |
1998年 | 368篇 |
1997年 | 361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403篇 |
1994年 | 382篇 |
1993年 | 362篇 |
1992年 | 325篇 |
1991年 | 196篇 |
1990年 | 124篇 |
1989年 | 136篇 |
1988年 | 119篇 |
1987年 | 81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66篇 |
1984年 | 9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55篇 |
1981年 | 83篇 |
1980年 | 65篇 |
1979年 | 48篇 |
1978年 | 22篇 |
1977年 | 27篇 |
1976年 | 16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9篇 |
1973年 | 10篇 |
1972年 | 7篇 |
1969年 | 1篇 |
1967年 | 2篇 |
1966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提出一种测定食品中苏丹红1号的新方法.色谱柱30 m×0.25 mm PR-SR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80℃,柱温200℃,10 cC/min升至280℃;柱前压100kPa,载气He;EI离子源,选择m/z 77、115、143、248离子用于SIM检测,并根据这4个抽出离子的峰面积比进行确证.苏丹红1号的线性范围为0.01~10.0 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回收率85%~90%,检出限为0.001 mg/kg,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5 mm.本法与欧洲健康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发布的方法(HPLC法)相比灵敏度高两个数量级,分析时间缩短,用色谱保留时间、质谱同时定性,消除了食品中杂质的干扰,避免了只用色谱保留时间定性可能产生的假阳性,结果准确可靠,选择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所有食品成品及原料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6.
钙钛矿型LaFe1-xCuxO3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eO3及LaFe1-xCuxO3化合物,测定了其对酸性红3B等水溶性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利用红外、紫外和光声光谱、正电子寿命谱及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分析了LaFeO3的光催化性能及掺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Cu^2 可使LaFeO3的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1-芳酰基-4-取代吡唑甲酰基氨基硫脲和环化产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利用1-苯基-3-甲基-5-氯-4-吡唑甲酰基异硫氰酸酯(Ⅰ)与芳酰肼(Ⅱ)的加成反应合成了系列新的酰胺基硫脲衍生物(Ⅲ),并将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环化反应得到2-取代吡唑甲酰基氨基-5-芳基-1,3,4-噻二唑(Ⅳ).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Ⅲ和Ⅳ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8.
含二氮杂荼酮结构新型聚芳醚系列高性能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 ,以价廉易得的苯酚、苯酐为原料 ,经温和的工艺合成了结构全新的 4 ( 4′ 羟基苯基 ) 2 ,3 二氮杂萘 1 酮 (DHPZ) ,对其合成反应路线、合成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 ,结合分子立体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确认其具有非共平面扭曲结构特征 ,其N—H键和O—H键具有类似的反应活性 ,是一种类似双酚的新单体 .以DHPZ与多种市售双卤单体如二氟二苯酮 (DFK)、二氯二苯砜 (DCS)、二氯二苯双酮 (DCKK)、二氯二苯腈 (DCBN)等经溶液亲核取代逐步聚合反应制得一系列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新型高性能聚醚砜 (PPES)、聚醚酮 (PPEK)、聚醚砜酮 (PPESK)、聚醚酮酮 (PPEKK)、聚醚砜酮酮(PPESKK)、聚醚腈酮 (PPENK)、聚醚腈砜 (PPENS)、聚醚腈砜酮 (PPENSK)等 ,对其结构进行了谱学表征 ,对其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 ,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关系 .谱学数据证明皆为无定型高聚物 .其玻璃化温度Tg 在 2 5 0~370℃之间 ,可以通过取代基团结构或主链上砜 酮基团比例进行调控 .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 ,创造性提出“引入全芳环非共平面扭曲分子链结构赋予高聚物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的优异综合性能”的分子结构设计理论 .在此分子设计理论指导下 ,设计并合成了含联苯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新型二 相似文献
9.
10.
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提出3种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光光度法,在氢氧化钠介质(PH=12.2)中,邻甲氰基苯酚、8-羟基喹啉和1-萘酚均可与苯胺形成偶氮化合物,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452、482和497nm处,与传统的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相比,这3种方法测定苯胺更方便,快速、灵敏,线性范围更宽;它们的检出下限分别为8.6、10、14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0-5.6、0-4.8和0-3.2mg/L。这3种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