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化学   334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13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5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  王永刚 《爆炸与冲击》2018,38(5):1165-1171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实验的传统测试技术是基于应变片的电测技术,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强烈依赖于应变片与杆之间粘贴质量,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中采用基于多普勒频移原理的双探头全光纤激光干涉测速技术,以粒子速度为监测目标,借助应力波传播理论,换算成试件的应变和应力,从而建立了SHPB实验的非接触光学测试系统。针对韧性和脆性两类材料,分别提出了激光正入射和激光斜入射两种测试技术。再以铝合金和PZT陶瓷为例,通过与传统的应变片测试结果以及DIC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两种测试技术的有效性。与传统的应变片测试技术相比,新的激光干涉测试技术具有免标定、抗干扰、可靠性高等许多优点,有助于实现SHPB实验测试系统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已有了大量的研究,许多文献表明铝合金有着复杂的应变率效应,而且不同种类铝合金的应变率效应研究也不够充分具体。本文对铝合金应变率效应已有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微观层面对铝合金的应变率效应进行了理论机理解释。此外,对于在铝合金材料中常用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的改进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3.
刘龙飞  周强 《爆炸与冲击》2018,38(4):749-758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实验技术,对表面加工后不同粗糙度的6061铝合金薄壁圆柱管进行动态膨胀断裂冻结回收实验,并对薄壁金属圆柱管动态膨胀断裂过程中裂纹萌生、扩展情况以及最终断裂模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冲击压力条件下,薄壁金属圆柱管表面粗糙度越大,材料越容易发生膨胀破裂;裂纹萌生于外壁面,由外向内扩展,并且裂纹的扩展主要受裂纹处应力状态的影响;薄壁金属圆柱管的断裂模式由拉伸和剪切断裂机制起主导作用,其断口为拉剪混合型断口。  相似文献   
4.
通过盐酸-硝酸-氢氟酸溶解铝合金试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硅、锰、铜、铁、镁、锌6种元素. 选择灵敏度高、干扰小、响应强度大的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法,对铝合金试样进行了加标回收和精密度试验,并针对硅的质量分数在0.05%~10.00%之间的铝合金试样进行了样品试验. 结果表明,铝合金中6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3.0%~10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5%~3.14%,准确度和重复性较好,可满足日常检验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与分析了铝合金电解加工过程的钝化行为,探讨了加工电压、电流密度、加工间隙及电解液成分等因素对电解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温度(23±1)oC下,铝合金在NaNO3和NaF复合电解液体系(钝化电解液)存在钝化现象,钝化降低了电解加工的电流效率,并使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发生较大变化.同时,钝化也使间隙特征曲线负移.而在相同浓度NaCl和NaF复合电解液体系(活化电解液)电解加工,可在很宽的电位范围内保持活性溶解.在钝化电解液中,电解加工表面更加平整.  相似文献   
6.
用盐酸–硝酸–水混合液(3∶1∶4)溶解样品,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铁含量。实验表明钒铝基体对铁含量测定结果无影响。选择灯电流为12.5 m A,燃气流量为2.0 L/min,燃烧头高度7.5 mm。结果表明,铁的质量浓度x在0~4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9 3x–8×10~(–5),相关系数为0.999 9。将该方法应用于两个不同样品中铁的测定,与利用YS/T 1075.1–2015标准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2%,2.83%(n=11),加标回收率为98.0%~102.0%,可满足钒铝合金中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SPSS正交设计优化铝合金中微量磷的测定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钼酸铵、乙酸丁酯和HNO3的用量以及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磷钼蓝络合物的吸光度为考察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了L9(34)的正交实验,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较优的萃取条件:8.0 mL钼酸铵溶液、10.0 mL乙酸丁酯、8.0 mL HNO3(1+1)、萃取时间3 min;当磷的含量在0~1.6μg/mL时,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样品的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的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中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后7055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行为,在3.5%NaCl溶液下进行了静态腐蚀试验及腐蚀磨损试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形貌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试样的耐腐蚀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双级固溶处理试样的耐腐蚀性能最好. 在动极化、开路电位以及阴极保护和阳极加速腐蚀试验中,固溶处理后材料自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腐蚀磨损性能提高. 在不同加载电位下,腐蚀电流密度和磨损率随着电位的增加而增大,在?1.2 V时摩擦系数最小. 同时随着电位的升高,腐蚀作用促进了合金的磨损. 在较低电位时,合金的腐蚀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而较高电位下,合金的腐蚀磨损机制主要是黏着磨损和腐蚀磨损.   相似文献   
9.
基于超高速相机和数字图像相关性全场应变分析方法对传统的分离式Hopkinson拉杆(SHTB)实验系统进行改进,获得尼龙和铝合金材料的动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验证了数字图像相关性全场应变分析在SHTB实验中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测量的平均应变与应变片测量结果一致性很好, 而传统的SHTB实验原理计算的应变结果则明显偏大,需要对试件原始标距进行修正后才能获得有效的试件应变,并且在试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不变的条件下标距修正不依赖于应变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性全场应变测量,讨论了应变均匀性问题:脆性的尼龙试件在标距范围内应变均匀性良好,而韧性的铝合金试件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应变不均匀性,归因于颈缩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苯基硫脲对6063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苯基硫脲(稳定剂)对6063铝合金表面镍层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苯基硫脲后的镀镍层比基体铝合金具有更正的腐蚀电位(Ecorr)、小孔(点)腐蚀电位(Epit)及更低的腐蚀电流(icorr)。为了解释镍层的电化学性能,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拟合出了表面电阻(Rcoat)及电容(Qcoat),电荷转移电阻(Rct)及双电层电容(Qdl)等腐蚀参数。交流阻抗研究结果表明,加入6~10 mg/L苯基硫脲后的镀镍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电阻(Rcoat)、电荷转移电阻(Rct)及较低的表面电容与双电层电容(Qcoat与Qdl)。镀镍层的交流阻抗谱及极化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并且相互吻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对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形貌及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表面处于较均匀的状态,磷元素的质量分数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