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7篇
化学   728篇
晶体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运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配合物[Ni(Phtpy)2](CH3COO)2(化合物1),(Phtpy=4′-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05 60(8)nm,b=1.103 07(9)nm,c=2.020 14(15)nm,α=94.383 0(10)°,β=100.983 0(10)°,γ=106.312 0(10)°,V=1.883 1(3)nm3,Z=2,R1=0.087 2,wR2=0.183 1.配合物中存在3种氢键和多种π-π相互作用,使其成为一个3D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硅溶胶的成膜性、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大的比表面积及导电胶的粘结性,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硅溶胶/导电胶复合材料,基于此复合材料将联吡啶钌固定到金电极表面,制备了磷酸可待因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800 V负高压、扫描速度100 mV/s,磷酸盐缓冲体系(pH 6.5))下,可待因浓度在1.0×10-7~1.0×10-4 mol/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3),检出限为2.56×10-8 mol/L (S/N=3).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连续平行测定1.28×10-5 mol/L可待因溶液10次,发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室温下保存10天后,发光强度为初始值的92%以上.测定可待因药物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9.3% ~ 102.5%之间.  相似文献   
3.
以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1个单核锌(Ⅱ)配合物[Zn(4,4′-bpy)(Hcmdpca)2(H2O)3]·2H2O(1)和1个锌(Ⅱ)的一维配位聚合物[Zn(4,4′-bpy)(Hcmdpca)2(H2O)]·3H2O(2)(H2cmdpca=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合物1的锌离子都位于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中。配合物1中的独立结构单元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而在2中,锌离子位于一个畸变的四方锥构型中,每个4,4′-联吡啶分子桥联2个相邻的锌(Ⅱ)离子,形成一个一维链;这些一维链和水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进一步形成一个三维的结构。此外还考察了1和2的热稳定性和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辛可宁-Ru(bpy)2+3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研究表明,辛可宁对Ru(bpy)2+3在电极表面的电致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测定辛可宁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方法。考察了硼酸-硼砂缓冲溶液的浓度、p H值、联吡啶钌浓度、光电倍增管电压等参数对实验的影响。在12 mmol/L硼酸-硼砂缓冲溶液(p H 9.0)中,辛可宁浓度的对数lgc在3.0×10-9~6.0×10-6mol/L范围内与Ru(bpy)2+3的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变化值(ΔI)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76×10-10mol/L。应用此法对血清中辛可宁的浓度进行测试,加标回收率为102.1%~109.5%。  相似文献   
5.
利用2,2-联吡啶-5,5-二羧酸作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配合物[Ln2(bpydc)3·2DMF]n(1,Ln=Eu,Tb;Hbpydc=2,2-联吡啶-5,5-二羧酸).单晶X射线测试表明Tb配合物与Eu配合物具有相同结构.配合物1·Tb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9657(2) nm,b=1.40874(1)nm,c=1.45241 (1) nm,α=90.887(1)°,β=115.261(1)°,γ=113.951(1)°,V=2.29931(5) nm3,Z=2;同时,配合物1·Tb具有新颖的三维结构,七个氧原子在稀土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略微变形的单帽三棱柱配位环境.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磷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Ⅲ)与Tb(Ⅲ)配合物分别在612 nm与542 nm处有强烈的特征荧光发射;配体三重态能级(26178 cm-1)与Eu (Ⅲ)、Tb(Ⅲ)的最低激发态能级匹配,配合物具有优良的能量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荧光滴定、紫外可见吸收滴定、紫外熔点实验以及CD光谱研究了三联吡啶衍生物L1-L3及其Pt(Ⅱ)配合物1-3和人端粒i-motif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能与i-motif 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约为105M-1,而且配合物的亲和作用强于配体。配合物的结合导致i-motif DNA的熔点温度降低并对其构象产生扰动。  相似文献   
7.
夏祥  王胜  杨兴乾  樊荣  魏润芝  刘峥  唐群 《无机化学学报》2021,37(12):2133-2140
利用2,5-双(三氟甲基)对苯二甲酸(H2L)为主配体,氯化锌为金属盐,分别与辅助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2,2''-联吡啶(2,2''-bipy)通过溶剂热法反应合成了配合物[Zn(L)2(4,4''-bipy)(H2O)]n1)和[Zn(L)(2,2''-bipy)]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与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以Zn2+为金属节点,L2-和4,4''-bipy作为连接体相互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二维网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O5-H5B…O1氢键作用有序堆积形成三维结构。配合物2以Zn2+为金属节点,配体L2-上的每个羧基都通过双齿螯合的方式桥联锌离子并无限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进的Sonogashira反应一锅法合成了一例未见报道的叁键桥联的联吡啶类化合物L[2,6-二(3'-吡啶乙炔基)-4-甲基苯胺],与常规的分步合成方法相比,新方法不需脱除保护,从而简化了反应步骤,提高了产率.对所合成的化合物利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确定了其结构,并进一步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得了该化合物的单晶结构.单晶分析显示该化合物结晶于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中,a=10.178A,b=10.972A,c=28.949 A;a=β=γ=90°,Z=8.该化合物在配位化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我们测定了其固态下的荧光性质,显示其能够发出较强的蓝色光.  相似文献   
9.
将电纺碳纳米纤维(CNF)掺杂于吸附有三联吡啶[RU(bpy)32+]的Nafion聚合物膜中,制成固态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对阿托品的检测.实验表明,CNF的加入能够增强Ru(bpy)32+/阿托品体系的电化学和ECL信号,且Ru(bpy)32+在膜中的电化学反应受扩散控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ECL强...  相似文献   
10.
韦昊  吴刚  刘振锋 《结构化学》2011,30(9):1257-1264
Two complexes, [Cu2(Htdb)4(H2O)2] (1) and [Cd(bipy)2(Hmcmbc)2] (2) (H2tdb = 2,2-thiodibenzoic acid, H2mcmbc = m-(carboxyl-methyloxy)-benzenecarboxylic acid, bipy = 4,4'-bipyridine), have been prepared,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ructures indicate that complex 1 is a single molecule, and 2 i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Their two-and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s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π…π or C–H…π stacking, and such other weak interactions. The cyclic voltametric behavior of complex 1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complex 2 were investigated. 1 belongs to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 with a = 7.8607(6), b = 11.7619(9), c = 15.3481(12) , α = 109.3670(10), β = 92.4420(10), γ = 92.0450(10)°, V = 1335.65(18) 3, Mr = 1256.26, Dc = 1.5619(2) g/cm3, F(000) = 642, μ = 1.029 mm–1, Z = 1, the final R = 0.0289 and wR = 0.0763 for 519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Complex 2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with a = 9.6378(10), b = 9.7508(10), c = 19.055(2) , α = 88.7020(10), β = 80.5260(10), γ = 69.2000(10)o, V = 1649.9(3) 3, Mr = 815.07, Dc = 1.641 g/cm3, μ = 0.732 mm-1, F(000) = 828, Z = 2, the final R = 0.0511 and wR = 0.1149 for 4729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