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化学   314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免疫羊驼后构建纳米抗体免疫库,固相淘选eGFP纳米抗体;构建E.coli Rosetta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纳米抗体,并鉴定其结合活性及特异性;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标纳米抗体,确定其工作浓度及稳定性;将纳米抗体与纳米磁珠偶联应用于免疫沉淀B13-EGFP融合蛋白。四免后抗血清滴度超过1.28×106,获得库容量为1.85×108 cfu的抗eGFP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原核表达10种独特基因序列的纳米抗体,均为可溶性表达;采用ForteBio Octet确定出纳米抗体4-28与eGFP的亲和常数(KD)最高,达到9.67×10-11M;纳米抗体4-28与eGFP、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特异性结合;HRP标记纳米抗体4-28检测范围是1:10 000~1:25 000(浓度100~40 ng·mL-1),比市场上现有的检测二抗(稀释范围1:5 000~1:20 000)灵敏度更高;纳米抗体4-28偶联羧基化纳米磁珠,免疫沉淀B13-eGFP融合蛋白,实现了简单快速分离目的蛋白B13-eGFP。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BSA和OVA为载体蛋白,利用活化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合成了荧蒽的免疫原和包被原,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制备出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好的荧蒽多克隆抗体。建立出一种检测贝类中荧蒽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ic-ELISA),优化了包被原、一抗、二抗工作浓度,包被时间、抗原抗体反应时间及封闭液等实验检测条件。该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和灵敏度高,线性回归方程为y=19. 97x+15. 495 (R2=0. 99),线性范围为1~500 ng/mL,IC50为53 ng/mL,检出限为0. 94 ng/mL,回收率为81. 3%~102. 5%,RSD为2. 5%~8. 9%。将该法应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检测,检测结果和HPLC相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荧蒽的快速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3.
王立志  刘路宽  刘晶 《化学通报》2021,84(10):1023-1030
外泌体是所有真核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直径介于30~150 nm的一种膜性纳米囊泡,参与细胞间生物信号的传递。大量实验证据表明,外泌体参与多种生物功能并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蛋白质、RNA和脂质等生物分子的转移及多种疾病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被认为是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载体,因此发展简单、高效、经济的外泌体分离与纯化技术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目前,利用外泌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已开发出多种分离外泌体的技术,但仍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临床级外泌体的分离方法,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另外,对分离出的外泌体的特征、纯度和数量的鉴定是判断外泌体分离纯化方法优劣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分离与纯化技术以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分离技术的机制、性能、挑战和前景以及外泌体的鉴定方法,以期为外泌体的分离纯化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群企业板材资源滞留、无法共享、加工旺季材料短缺等问题,依据区域板材特性和区域企业集群地理相关优势,建立以减少需求方板材订单采购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板材订单分配模型,采用以粒子群、免疫算法相结合的混合调度算法。计算过程中,将订单分配对应企业编号作为免疫系统的抗体基因,通过比较适应度函数解与订单预算成本的关系,将抗体群区分为支配解与非支配解,提高算法对抗原的免疫能力和最优解的选择概率。最后以板材订单分配实例进行试验仿真,分别采用PSO算法与IA-PSO算法进行试验对比,对平台上6家订单发布企业寻找合适地理位置相近和价格相对低廉的供应商。试验结果表明,IA-PSO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集群内板材订单的匹配问题,并且在寻找价格更低和位置更合适的供应商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食品中常见的强毒性霉菌毒素,如何对AFB1进行快速、准确、方便的检测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银/AFB1单克隆抗体复合材料(GO/Ag/AFB1抗体)修饰的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利用纳米银良好的导电性实现较低的AFB1检出限。该免疫传感器在pH为7、温度为40℃、抗体与PBS体积比为1∶6000的最优条件下,无需添加信号放大物质,检出限最低可达到7.19×10~(-10 )μg·kg~(-1),检测范围为1.60×10~(-9)~1.68×10~(-5)μg·kg~(-1),孵育时间为30s,回归方程为y=1.3101ln(x)+30.817(R~2=0.9916),测得含有AFB1实际玉米样品的回收率为91.42~107.00%。结果表明,GO/Ag/AFB1抗体免疫传感器具有在无需添加信号放大物质的情况下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特点,有望应用于食品领域AFB1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Ten-eleven translocation 1(TET1)蛋白催化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生成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5hmC),结合5hmC抗体的免疫识别反应,建立了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用于TET1蛋白的特异性检测.以金纳米颗粒(AuNPs)修饰的金电极为基体电极,通过AuNPs与探针DNA 3′端巯基之间形成的Au—S键,将探针DNA与含有5mC的互补DNA杂交形成的双链DNA自组装到电极表面.在α-酮戊二酸和Fe2+存在下,TET1催化氧化5mC生成5hmC.然后,5hmC抗体特异识别5hmC,5hmC抗体被修饰于电极表面.由于抗体的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速率明显下降,阻抗增大,导致此修饰电极在含有氧化还原探针的检测液里面的电化学信号明显降低.在0.5~10μg/mL浓度范围内,传感器的电化学信号降低值与TET1蛋白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7μg/mL(3σ).采用本方法考察了环境污染物Pb2+对TET1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TET1蛋白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IC50=41.72 nmol/L.本方法操作简单、仪器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为TET1蛋白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也为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生物标志物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具有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六方相纳米粒子NaGdF4:Yb3+,Er3+(UCNPs),其晶粒大小约为65 nm,且粒子在980 nm的激发光下显示绿光(550 nm).进一步在NaGdF4:Yb3+,Er3+纳米晶的表面包覆了一层二氧化硅层,进行氨基功能化后获得了表面共价结合氨基基团的粒径为70 nm的上转换发光纳米微球NaGdF4:Yb3+,Er3+@SiO2-NH2(UCNPs@SiO2-NH2).通过共价键将UCNPs@SiO2-NH2与多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联接,将标记后的多克隆抗体应用于传统的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腺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4(TIMP-4)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微波合成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形貌规则且粒径均一,包覆硅壳后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水溶性,荧光强度高且稳定,在980 nm激发光下对生物组织无背景荧光,可以很好地检测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表面带羧基的量子点(QD)在活化剂作用下与羊抗HBsAg共价偶联。本研究考察了4种不同封闭剂[乙醇胺(E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PEG2000-NH2)和牛血清蛋白(BSA)]对制备得到的量子点-抗体复合物(QD-Ab)的影响。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PAGE分析复合物的电泳和粒径特征,斑点免疫杂交反应比较不同封闭剂制备的复合物的免疫特性。结果表明:量子点可以与HBsAg抗体共价偶联形成QD-Ab复合物,斑点免疫反应表明其中PEG2000-NH2封闭的复合物免疫特性较优,可以检测到1.57 ng的HBsAg斑点。  相似文献   
10.
对克伦特罗具有高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克伦特罗(CL)半抗原2-(1-(4-氨基-3,5-二氯苯基)-2-(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酸,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经免疫、分离、纯化获得抗CL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对CL具高特异性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c-ELISA)法。本方法对CL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4~1.0 mg/L,定量检测下限为0.13μg/L。在尿样中添加CL标准至含量分别为10.0和1.0μg/L,dc-ELISA法检测的回收率分别为90.0%~115.9%和80.5%~112.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和12.6%(n=10)。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抗体与CL结构类似物沙丁胺醇(SAL)的交叉反应率<0.3%,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抗体可有效避免现有克伦特罗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假阳性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