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793篇
化学   163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94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单取代硬脂酸二茂铁酯、双取代亚麻酸二茂铁酯、单二茂铁酸十八酯和双二茂铁酸十八酯四种二茂铁衍生物L-B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用理论模型模拟了归一化峰面积,峰电位差随扫描速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分子相互作用能与半高宽的关系,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求得了L-B膜的层间电荷转移速度常数,L-B膜与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速度常数,分子作用能及半峰电位等参数,并比较了四种二茂铁衍生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1,1-环丙烷二羧酸根二氨合鉑(Ⅰ)、1,1-环丙烷二羧酸根二甲胺合(Ⅱ)以及1,1-环丙烷二羧酸根2,3-二甲基-2,3-丁二胺合鉑(Ⅲ)的晶体结构。晶体Ⅰ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nma,a=6.571(2),b=9.709(3),c=14.205(5),Z=4,R=0.058;晶体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a=9.648(3),b=8.720(2),c=12.770(4),β=107.12(2)°,Z=4,R=0.059;晶体Ⅲ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m,a=6.494(1),b=19.638(3),c=6.606(1),β=94.44(1)°,Z=2,R=0.038。研究了三种晶体的电子结构,探讨了配位胺基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成并表征了5-(4-乙酰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将它们作为修饰物,制得支撑的双层脂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对其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巯基棉分离ICP—AES法测定催化剂中钯和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2例儿童遗尿和尿失禁的尿动力学研究,发现不稳定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D/S协调、Lazy膀胱、括约肌关闭功能不全和USB伴括约肌关闭功能不全六种异常。形成逼尿肌性、括约肌性、逼尿,事并括约肌性及充盈性四种尿失禁动力学原因。尿动力学检查对确定尿失禁原因和指导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还对处理儿童尿液控制功能障碍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量分步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份浸于CeO2上,经500℃焙烧2h,450℃氢气还原1h制得Co-Pt/CeO2和Co-Rh/CeO2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贵金属与Co之间具有催化协同效应。对CO氧化,Pt与Co的协同效应较显著,而对富氧条件下CH4选择还原NO,Rh与Co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XPS和EXAFS结果一致表明,经H2还原后,样品Co/CeO2、Co-Pt/CeO2和Co-  相似文献   
6.
Pt-Sn/MgAl2O4催化剂的TPR和H2-TPD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t Sn/MgAl 2O 4 catalysts prepared by co impregnation with nominal 0 35% platinum and varying content of tin (0~2 5%)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hydrogen (H 2 TPD). TPR results showed that platinum catalyzed the reduction of tin. However, the average oxidation state of tin after reduction depended up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in on the catalysts. H 2 TPD data indicated that tin addition inhibited the inactivated adsorption of hydrogen but promoted the activated adsorption, implying that tin modified both the ensembles of platinum and metal support interface, thus increasing hydrogen mobility and promoting hydrogen spillover.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接着PVP修饰电极及其催化动力学,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对Fe ̄(2+)的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极化曲线法等就电极对Fe ̄(2+)氧化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及有关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用二苄基二硫代乙二酰胺(DbDO)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测定铑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试剂与钯、的反应,从而建立了可在一个试样中同时测定该三元素的方法。在2~3mol/L HCl溶液中,钯与DbDO在室温显色,用氯仿萃取并用8.4mol/L HCl振荡有机相,然后在454nm测定。在萃余液中加入SnCl2,并在沸水浴中加热,使、铑的DbDO络合物生成,再用氯仿萃取,8.4mol/L HCl  相似文献   
9.
10.
王贵方  周艳梅 《分析化学》1997,25(5):617-617
1引言目前,已有多种杂环偶氮类试剂测定的报道,但其在显色灵敏度等方面大多还不理想。本文系统研究了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与Pt(Ⅳ)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0的酸度范围内,在加热条件下(Ⅳ)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1.6mol/L高氯酸溶液中转变为另一型体绿蓝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3×104L·mol-1·cm-1,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及Au3+、Ag+等贵金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对测定无干扰。在EDTA存在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