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完全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2篇 |
出版年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2.
3.
制备了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CNT/GC), 利用吸附的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x)固定到CNT/GC电极表面, 形成GOx-CNT/GC电极.研究了GOx的直接电子转移, 实验结果表明, GOx在CNT/GC电极表面没有发生变性, 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 其循环伏安图上表现出一对很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E0’几乎不随扫速(至少在10~140 mV·s8722;1的扫速范围内)而变化, 其平均值为8722;0.456±0.0008 V (vs. SCE); GOx在CNT/GC电极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速率常数为1.74±0.42 s8722;1, 比文献中报道的值大了数十倍;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 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的GOx能保持其对葡萄糖氧化的生物电催化活性, 而且电催化活性很稳定. 文中制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和固定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可用于获得其他生物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介体型电流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和介体甲苯胺蓝(TBO)通过共价键作用固定于铂电极表面上的溶胶-凝胶薄膜载体上,制成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功能化薄膜由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四甲氧基硅在稀盐酸催化作用下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制得;红外光谱证实,GOD和TBO在载体上的固定化是通过交联剂分子上的醛基与GOD、TBO和载体上的氨基反应实现的,共价交联方式有效地避免了酶和介体从载体上的脱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循环伏安特性表明,TBO能在GOD反应活性中心与铂电极表面之间进行有效的电子传递;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底物葡萄糖响应的线性范围是1-8mmol/L,检出限是0.05mmol/L,寿命超过1个月。 相似文献
5.
6.
超细Ag颗粒对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响应灵敏度的增强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环境和食品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1],且由于其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灵敏度好和便于现场测定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氧化酶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特别是介体型,由于其响应快,灵敏而倍受重视.现已报道的可... 相似文献
7.
血红蛋白与葡萄糖氧化酶偶联荧光法测定葡萄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血红蛋白(Hb)作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模拟酶,催化H2O2与对甲基酚的荧光反应.并将该反应与葡萄糖氧化酶(GOD)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反应偶联,建立了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0×10-5mol/L葡萄糖.检测限为6.5×10-8mol/L.用于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纳米ZnO增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提高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以纳米ZnO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复合固定酶膜基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用戊二醛进行交联,制成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GOD可牢固地固定在电极表面,在相同葡萄糖浓度下,加入纳米颗粒的电极的电流响应值比未加颗粒的高约100倍,电极重复使用46次后电流响应值仅下降到初始的70%。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对温度、溶液pH值以及溶剂对电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优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吡咯的电聚合, 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包埋在聚吡咯(PPy)基质中以构成生物功能电极。讨论了溶液pH和聚合电位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并用IR和交流阻抗谱对酶膜进行表征。GOD的固定化只有当pH>5.5时才能实现, 由此推测酶是以带负电的粒子嵌入PPy的。交流阻抗谱表明这一电极具有有界多孔电极的特征。探索了酶与电子传递体Fe(CN)_6~(3-)同时固定化的可行性。电化学固定化的GOD保持其生物催化活性, 酶反应表观上遵循Michealis-Menten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将制备的铁氰酸镍纳米颗粒(NiNP)与多壁碳纳米管(CNT)混合, 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 形成一种新的纳米复合成分(NiNP-CNT-CHIT), 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 新复合膜体现了NiNP和CNT之间的协同作用, 由于CNT的良好的传递电子性能, 促使NiNP催化氧化还原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此NiNP-CNT-CHIT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在较低电位下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与NiNP-CHIT膜比较, 测定H2O2的灵敏度增大了50倍. 通过戊二醛在电极表面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一种新的葡萄糖传感器. 该传感器在-0.2 V下对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0.05~10 mmol/L, 检测下限为10 μmol/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