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完全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0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碳酸丙烯酯(PC)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沸点高极性有机溶剂,在有机合成、化妆品、气体分离、电池介电质[1]及金属萃取[2]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许多尿素生产厂家将其用作脱碳剂,使其需求量大增. PC合成方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氯丙醇法及环氧丙烷(PO)与CO2环加成等. 其中, 以PO与CO2为原料环加成制PC是一条低污染、环境友好的路线. 已报道的用于PO与CO2环加成的催化剂有碱、季铵盐、金属盐[3]、配合物[4~6]以及MgO[7], MgO-Al2O3[8], KI/ZnO[9],KI/冠醚和KI/聚乙二醇[10]等. 尽管品种繁多,但仍存在催化剂活性不高,产物分离及催化剂回收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钛硅分子筛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用四丙基溴化铵(TPABr)为模板剂合成的钛硅分子筛TS-1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系统地研究了丙环氧化反应的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丙烯压力、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反应参数的影响,找到了较佳的丙烯环氧化反应条件。研究发现:温度对反应结果有显著影响。随反应温度升高,H2O2转化率提高,但环氧丙烷(PO)选择性降低;丙烯压力对反应结果无明显影响,催化剂不经再生处理,多次重复使用产物分布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TS—1催化合成环氧丙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TS-1催化下的丙烯与H2O2的环氧化过程,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发现较低的温度(30~50℃),压力(0.4~0.6MPa)以及H2O2浓度(1.0mol/kg)对反应有利,产物环氧丙烷与溶剂甲醇在沸石表面酸性中心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丙二醇单甲醚是主要的副反应,副产物丙二醇单用甲醚堵塞了沸石孔道引起催化剂失活,失活后的催化剂可以通过灼烧或用溶剂洗涤恢复活性,用盐类对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后催化 相似文献
4.
5.
利用双水相体系的温度诱导效应萃取甘草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双水相分配技术结合温度诱导效应提取甘草酸,研究甘草酸单铵盐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EOPO)/混合磷酸钾(KHP)体系中的分配行为,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体系:EOPO L64浓度为28(wt)%,K2HPO4浓度为32(wt)%。甘草酸单铵盐最大总收率达68.4%,为工业上采用双水相技术提取干草酸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TS分子筛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TS分子筛用于过氧化氢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催化过程,考察了TS分子重申的组成、预处理条件、分子筛中氧化钛的存在对催化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TS-1的活性优于TS-2,分子筛中TiO2的存在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降低产物环氧丙烷的收率,对操作工艺条件的研究表明,反应液以中性为好,偏酸或偏碱都会使产物水解产生丙二醇,降低产物的选择性,在28℃、0.4MPa条件下反应1h,过氧化氢的转化率和 相似文献
7.
8.
9.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成了Co Zn双金属氰化物 (DMC)络合物催化剂 ,以X 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该催化体系下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反应特性 ,并初步探讨了聚合反应的机理 .研究发现 ,Co Zn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适合于中高分子量聚醚的合成 ,但是碱性起始剂起阻聚作用 ;在该催化体系下聚合物分子量可控 ,不饱和度很低 (<0 .0 14meq g) ,分批加料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 (Mn Mw <1.4 ) ,而一步加料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 ;1 3C NMR分析表明聚合物主链具有无规立构分布的特点 ,且链节分布几乎都为头 尾方式 .聚合过程中活性链与非活性链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交换反应 ;虽然聚合反应有终止 ,但与聚合物链长没有关系 ,聚合物链的终止是可逆的 .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