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比较了γ-Al2O3和胶凝预处理的拟薄水铝石经Ba改性前后在1150℃高温下的热稳定性。BET表面积、孔径颁布和XRD表征结果表明,胶凝处理降低了氧化铝的孔径并加速了高温烧结。Ba的引入抑制了上述两种氧化铝向a相的转变,同时与BaO发生高温固相反应形成钡的六铝酸盐,但拟薄水铝石的胶凝处理削弱了Ba的高温稳定作用。结果显示,γ-Al2O3经Ba的改性不抑制了a-Al2O3的生成,而且还抑制了γ-Al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对蜂窝陶瓷表面进行涂层,然后负载活性组分,以CO氧化作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干燥方法,浸涂原液类型以及助剂CeO2对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应用TPR、XP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由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加入分散剂的氧化铝溶胶作浸渍原液的催化活性最高,同时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还表明,加入CeO2作助剂的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这可能是由于PdO与CeO2之间发生的协同效应所致,XPS谱图结果显示,CeO2与Pd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Pd处于较高的氧化状态,这可能起因于从Pd到Ce的电子转移作用,Ce处于较低的还原状态,导致Ce-O键结合强度的降低。H2-TPR表征结果同样证实了PdO与CeO2之间存在协同效应,CeO2的引入,促进了PdO的还原,而PdO的存在降低了CeO2表面氧的还原温度,同时此现象也支持了XPS结论。 相似文献
6.
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对汽车尾气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装置,以H3O^ 、NO^ 、O2^ 为初始离子对安装有催化转换装置的汽油车引擎启动5min后的尾气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H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以及芳香烃),含氧有机物(包括醛、酮、醇)以及NH3和NOx等污染成分。其中,NO的含量最高,它的浓度比其它所有SIFT/MS装置所能测量到的各种物质的总和还多;在C—H化合物中以芳香烃的含量最高,约占整个C—H化合物含量的一半以上;在含氧有机物中以醛类物质的含量最高。初步讨论了这些成分的形成动力学过程,对引擎冷启动和热启动时的尾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启动尾气中C—H化合物和NOx的含量是热启动的3—5倍,而含氧有机物的含量没有很大的变化,此结果也证明了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是一种减少尾气中C—H化合物和NOx污染物的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这也证明了SIFT/MS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分析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原位合成的ZSM-5/堇青石整体式样品基础上制备了几种金属(Cu, In或Ag)改性的ZSM-5/堇青石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稀燃发动机尾气的净化. 结果表明, Cu-ZSM-5/堇青石催化性能最好,尾气中的三种主要污染物NOx, CO和HC可以同时得到净化. 用微量(0.02%)贵金属(Pd, Rh或Ir)对Cu-ZSM-5/堇青石进一步改性,所得催化剂对CO的净化能力大大增强,保持高NOx转化率的温度窗口也大大加宽,因而该催化剂在稀燃汽车尾气净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微量贵金属对Cu-ZSM-5/堇青石催化剂的改性作用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9.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钯和铑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 2 羟基萘 1 亚甲基若丹宁(HNPRN) 为柱前衍生试剂,以 Zorbax StableBound (4.6 mm×50 mm, 1.8μm) 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62%的甲醇(内含0.5%的乙酸)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测定铂、钯和铑的方法,三种贵金属元素的络合物在2.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根据信噪比(S/N=3)得各金属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铂 1.0μg·L-1,钯0.6μg·L-1,铑0.8μg·L-1,方法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痕量铂、钯和铑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1.4%~1.6%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