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3篇 |
国内免费 | 280篇 |
完全免费 | 80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66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242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262篇 |
2007年 | 166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177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及HPLC-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测定植物源性蛋白中残留的三聚氰胺的方法。利用HPLC-DAD进行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初筛,利用HPLC-MS/MS进行确证。采用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样品中的蛋白,同时提取目标分析物,质谱检测时样品再经强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HPLC-DAD的检测低限为10 mg/kg,HPLC-MS/MS的检测低限为0.5 mg/kg;HPLC-DA的添加回收率为76%~88%,HPLC-MS/MS的添加回收率为72%~82%(基质匹配曲线校正),两种方法的添加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4%。 相似文献
2.
3.
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检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设计了一种新的毛细管电泳检测器,根据高频电导滴定原理,将电导电极做成两个金属圆套于分离毛细管外,并向两个电极加同频电压,经毛细管分离后的组分流过两个电极之间时,高频电流发生变化,得到毛细管电泳图,该检测器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及重现性好等优点,已初步应用于混合无机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建立了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同时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Ⅳ的新方法。色谱柱为PR-SR石英毛细管柱(20m×0.25mm),进样口温度280℃,柱温200℃,以15℃/min升至280℃;柱前压130kPa,载气He;EI离子源,选择m/z77,105,115,143,176,247,248,261,352,380用于SIM检测,并按不同的采样时间分成4组,每组4个离子,分别对应于每种苏丹红进行定性分析确证;选择苏丹红Ⅰ~Ⅳ各自的分子离子峰m/z248,276,352,380作抽出离子图进行定量分析。苏丹红Ⅰ、Ⅱ的线性范围为0.01~10.0mg/L,苏丹红Ⅲ、Ⅳ的线性范围为0.1~10.0mg/L;检出限苏丹红Ⅰ、Ⅱ为1μg/kg,苏丹红Ⅲ为5μg/kg,苏丹红Ⅳ为10μg/kg;回收率86%~95%。本法与欧洲健康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方法(HPLC法)相比灵敏度高1~2个数量级,分析时间缩短,用色谱保留时间、质谱同时定性,消除了食品中杂质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选择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所有食品成品及原料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11种有机酸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析果汁中11种有机酸的优化的方法。在Prontosil12010C18H(10μm,4.6mmi.d.×250mm)色谱柱上,3%CH3OH0.01mol/LK2HPO4(pH2.55)溶液做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时,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测定果汁中常见的11种有机酸。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0.31%~1.59%,回收率96.8%~102.0%,各种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6,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方法简便,可应用于果汁中有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黄连浸膏粉中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黄连浸膏粉中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和总生物碱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以HPLC分析值作参比,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二阶导数光谱信息与各组分含量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中各组分含量进行预测。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和总生物碱的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184、0.109、0.054和0.32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7%~99.59%、96.63%~100.70%、95.15%~101.15%和97.41%~99.89%,重现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0.6%、1.8%和0.3%。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适用于工业现场的原位和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提出一种测定食品中苏丹红1号的新方法.色谱柱30 m×0.25 mm PR-SR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80℃,柱温200℃,10 cC/min升至280℃;柱前压100kPa,载气He;EI离子源,选择m/z 77、115、143、248离子用于SIM检测,并根据这4个抽出离子的峰面积比进行确证.苏丹红1号的线性范围为0.01~10.0 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回收率85%~90%,检出限为0.001 mg/kg,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5 mm.本法与欧洲健康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发布的方法(HPLC法)相比灵敏度高两个数量级,分析时间缩短,用色谱保留时间、质谱同时定性,消除了食品中杂质的干扰,避免了只用色谱保留时间定性可能产生的假阳性,结果准确可靠,选择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所有食品成品及原料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10.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串联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检测器串联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通过液相色谱柱、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等条件的优化,实现16种多环芳烃组分基线完全分离来和15种多环芳烃荧光高灵敏度检测,并通过荧光-紫外串联检测来提高定性的准确度等。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荧光检测器的检出限为0.015~0.8μg/L;紫外检测器检出限为0.4~30μg/L;方法精密度为0.58%~1.36%(荧光)、1.13%~5.48%(紫外);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6.4%~11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