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93篇
化学   1270篇
晶体学   6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物理学   2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氧化(VO2)作为一种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可逆相变材料,发展潜力巨大,其相变温度(TMIT)的调控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利用锗离子作为掺杂离子探索其对VO2薄膜TMIT的影响,并尝试解释其内部作用机理。在约1 cm2大小抛光的氧化铝薄片上沉积了一系列含不同比例锗离子VO2薄膜。研究发现锗离子作为掺杂离子确实有利于TMIT的提高(本课题TMIT最大可达84.7 ℃)。TMIT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锗离子的引入能够强化单斜态V-V二聚体的稳定性,进而增强单斜态的稳定性,使得低温单斜态向四方金红石态转变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2.
江孝伟  武华 《物理学报》2021,(2):401-408
为了使超材料完美吸收器(metamaterial perfect absorber,MPA)能够同时实现吸收效率和吸收波长的控制,本文提出利用二氧化(VO2)和石墨烯作为MPA的材料,通过对MPA的结构设计,在红外波段实现了高吸收,吸收效率最高可达99%.研究发现通过改变VO2的温度和石墨烯的化学势,可同时实现MPA吸收效率和吸收波长的控制,吸收效率调制深度和吸收波长调谐范围分别可达97.08%和3.2μm.通过对MPA在吸收波长处的磁场分布分析可以得出,MPA能够产生高吸收是由于其形成了法布里-帕罗(Fabry-Pérot,FP)干涉腔共振,研究发现MPA的结构参数对FP腔的共振波长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由Dawson结构三取代型钨酸盐1-K9P2W15V3O62·18H2O(P2W15V3)与CdS纳米粒子构筑的复合膜材料, 研究了CdS纳米粒子添加和复合膜层数对P2W15V3多酸复合膜材料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采用UV, XRD, SEM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将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联用, 在-1.0~+1.0 V的电压范围内, 对不同层数、 有无CdS纳米粒子复合的的膜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20层的复合膜材料性能最佳, 光反差为38.05%, 着色时间为3.57 s, 褪色时间为6.94 s, 最大着色效率达到94.04 cm2/C, 实现了从无色、 蓝色到蓝紫色, 再到无色的可逆颜色变化, 相对于单独P2W15V3膜, 光反差提高46.07%, 着色效率提高96.53%, 电致变色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5.
是地壳中含量第21丰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介绍元素的发现、自然分布以及在人体内的循环。重点从化学结构分析酸盐磷酸盐的拮抗作用机制,从生化机理阐述化合物对激酶与磷酸酶的调节、对RNA和DNA功能的影响、对活性氧作用的影响,从人体健康视角探讨对治疗糖尿病和癌症及保护心血管等的潜在药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琳  孙宇璇  孙伟峰 《计算物理》2020,37(4):488-496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硫铜矿化合物Cu3VS4、Cu3NbS4和Cu3TaS4的电子输运及电致变色特性,探讨作为透明半导体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电致变色器件的可能性.电子结构的计算表明这类化合物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其电子能带的导带底和价带顶分别位于布里渊区的X点和R点.价带顶的电子本征态主要来自于Cu原子的d电子轨道,而导带底电子态主要来源于VB族元素原子的d电子轨道.能带结构、电荷布居分析、电子局域化函数和光吸收及反射谱的计算表明这些硫铜矿化合物属于极性共价半导体,具有较高的电荷迁移率和优良的电致变色特性,可应用于高效电致变色器件.  相似文献   
7.
8.
建立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石煤矿中V,Ba,SiO_2等12种主次成分。采用样品与混合熔剂的质量比为1∶10熔融制样,高温煅烧除去石煤矿中的还原性物质,以人工混合标准样品和历年比对的石煤矿样品绘制标准工作曲线,采用烧失量–理论系数法校正样品的基体效应,扣除谱线重叠干扰。样品中主次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n=10),用该方法对4种石煤矿管理样品进行测定,相对误差为–4.55%~4.35%,测定值和标准值基本一致。该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压结构与相变研究对理解物质在极端压缩条件下的性质变化和动力学响应行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部分过渡金属的动/静高压熔化线差异一直是多年来悬而未解的科学难题.其中动、静高压固-液相界幅值差异最大的是第五副族金属,以最为反常,至今仍缺乏自洽的物理认识和理解.本文采用高能脉冲激光驱动的瞬态X射线衍射诊断技术,对冲击压缩下的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首次获取了冲击压缩下在200 GPa范围内的晶体结构响应随压力变化的衍射图谱.研究发现,冲击压力为155 GPa时,仍保持固态bcc相;至约190 GPa时转变为液态.这一结果否定了早期确定的静压熔化线,与最新的冲击熔化线及高温高压相图符合,为高压熔化线的统一认识提供了新的微观实验证据.本工作亦可推广至其他材料熔化特性的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临氢热解方法处理委内瑞拉减压渣油沥青质,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S)、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高温气相色谱-原子发射检测器联用仪(HT GC-AED)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手段分析表征反应产物,探究沥青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以及镍和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临氢热解反应温度从330℃升高至410℃,反应产物的甲苯可溶物收率由64%下降至19%,可被GC-AED检测到的镍、化合物的含量大幅度升高,镍和卟啉的分子组成分布也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