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化学   290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配位驱动自组装方法在溶液中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四硫富瓦烯(TTF)-吡啶-铜(Ⅰ)配合物[Cu~Ⅰ(L1)_4](ClO_4)_2,(L1=4-ethylenedithiotetrathiafulvalenylpyridine),并对其微晶和单晶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晶体纯度与晶体结构。发现该配合物可通过S…S非共价相互作用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并且其超分子链[Cu(L1)_4]_∞沿c轴(8. 05×7. 67?)可形成一维微孔骨架。由于该配合物沿c轴方向可构建一维均匀的TTF~(+1/4)阵列,其具有较好的半导体特性,电导σ_(rt)与活化能E_a分别为9. 1×10~(-2)S·cm~(-1)和50 me V。  相似文献   
2.
刘万强  谢锐 《化学教育》2023,(21):128-129
<正>情境素材是试题考查内容的载体。新颖的情境素材试题在达到考查目的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电化学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多个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以2022年全国各地12道高考电化学试题为例,追溯其情境素材来源,分析情境素材在试题命制过程中的处理方法。1 情境素材来源通过检索,追溯了2022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中的12道电化学试题来源,统计发现这些试题的情境素材主要来源于学术期刊、专利和教材。  相似文献   
3.
提出在线课程应立足于对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的疏导、梳理、凝练和升华,并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卡诺热机”在线课程为例进行介绍。采用问题链形式引导学生从卡诺热机推导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阐明了卡诺热机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强调了卡诺对于热力学的重要贡献,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和学科素养。为在线课程提供了教学案例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稳态和瞬态荧光法对2-(2-羟苯基)苯并噻唑(HBT)与七元瓜环(CB7)的超分子作用及CB7分子纳米腔限制作用对HBT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对荧光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超分子复合物的组成比.结果表明,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氯甲烷溶液中,CB7与HBT的作用均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主客体复合物,HBT的质子转移对溶剂很敏感,CB7的加入,使HBT的荧光寿命降低,量子产率增大.在DMF溶液中,CB7的加入促进了酚氧负离子的形成,而在二氯甲烷溶液中,CB7的加入限制了HBT的激发态质子转移.结构优化计算表明,CB7与HBT能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5.
分别在EDTA,甘氨酸(Gly)和木质素磺酸钠(Ls)存在下,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将Pd2+还原为Pd纳米颗粒并负载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表面。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Pd催化剂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DTA存在时,所形成的Pd纳米颗粒(Pd-EDTA/MWCNT)的粒径更小,在MWCNT上的分散度更高。采用循环伏安(CV)和计时伏安技术(CA),研究了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中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在碱性溶液中对乙醇氧化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在Pd-EDTA/MWCNT催化剂上,乙醇氧化反应的起始电位较低,电流密度最大,电子传递阻力较小,反应速率较大,并且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苯胺或取代苯胺、二硫化碳与水合肼在氢氧化钾催化下经加成与取代反应合成了10种N(4)-取代氨基硫脲,随后在浓盐酸催化下分别与2-羟基-1-萘甲醛加成合成了10种未见报道的2-羟基-1-萘甲醛缩-N(4)-取代氨基硫脲.通过IR、1 H NMR与13 C NMR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离体法初步测试了标题化合物对6种常见农作物真菌病源菌的抑菌活性,并推测其可能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及辣椒疫霉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大小与标题化合物N(4)-取代基中苯环所连取代基的类型与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5-C1-PADAB)与Pd的显色反应,在0.48mol/LH3PO4介质和100℃水浴条件下,5-C1-PADAB与Pd(Ⅱ)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9×104L·mol-1·cm-1.结果表明:Pd含量在0~1.2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矿样中微量Pd的测定,结果与AAS法相符.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加标回收率为98.5%~103.0%.  相似文献   
8.
以三氧化二铝陶瓷膜为载体,以钼酸根阴离子为模板离子,1-乙烯基咪唑为功能单体,1,6-二溴己烷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和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了能选择性吸附Mo(Ⅵ)的新型印迹陶瓷膜(IIP-PVI/CM).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陶瓷膜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当pH值范围为2~4时,IIP-PVI/CM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IIP-PVI/CM对Mo(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当pH=4.0和温度为30℃时,IIP-PVI/CM对Mo(Ⅵ)具有良好选择性,Mo(Ⅵ)对W(Ⅵ)的选择性系数高达7.48;动态吸附结果表明,IIP-PVI/CM对W(Ⅵ)和Mo(Ⅵ)的吸附饱和时间分别为24和47 min,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163和0.672 mmol/100 g,动态吸附时IIP-PVI/CM亦具有良好选择性;经9次吸附与解吸后,IIP-PVI/CM对Mo(Ⅵ)吸附容量仍可达到初始值的92%,再生和循环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Fifty-three samples of multi-substituted benzylideneanilines XArCH=NArYs (abbreviated XBAY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NMR spectra were determined. An extensional study of 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1H NMR chemical shifts (δH(CH=N)) and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δC(CH=N)) of the CH=N bridging group from di-substituted to multi-substituted XBAYs was made based on a total of 182 samples of XBAYs, together with the NMR data of other 129 samples of di-substituted XBAYs quoted from lit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tituent specific cross-interaction effect parameter (Δ(Σσ)2)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quantifying the δC(CH=N) values of XBAYs, but it is negligible for quantifying the δH(CH=N) values; the other substituent parameters also present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δC(CH=N) and δH(CH=N). On the whole, the contributions of X and Y to the δC(CH=N) of XBAYs are balanced, but the δH(CH=N) values of XBAYs mainly rely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X.  相似文献   
10.
李大塘  刘秋华  汤璐 《化学教育》2021,42(16):49-54
为拓展钴(Ⅱ)盐的用途,利用钴(Ⅱ)盐在碱液中的多样性和可溶性碳酸盐溶液组分含量的差异性,采用分别向2种无色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滴加钴盐溶液的措施,建立了钴(Ⅱ)盐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有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后碳酸钠溶液呈清晰的蓝色浑浊或沉淀,而碳酸氢钠溶液则呈清晰的紫红色浑浊或沉淀。该方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重现性好、成功率高、适用性强、应用面广,可应用于食品、药品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药健康,化学化工等技术领域,也可用作课堂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