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热传导问题的微分方程采用无单元Galerkin法进行数值求解.首先,将微分方程用Galerkin加权残量法转化为等效的积分形式.然后,先将时间变量看作参数,对空间变量进行离散化,得到方程的半离散形式,接着,对时间采用向后Euler—Galerkin格式进行离散,得到方程的全离散形式最后,编制MATLAB程序,上机计算.列举了两个热传导算例,通过计算说明EFG法适用于热传导问题,且其计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前后处理也十分方便,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温度场数值计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猝灭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N,N-二甲基-N[3-(葡萄糖酰胺基)]丙基-N-烷基溴化铵(C_(12)DGP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NaCl的浓度为0.02 mol·L~(-1),作用时间为15 min和pH值为6.7时,为C_(12)DGPB与BSA相互作用的较佳条件;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C_(12)DGPB对BSA的荧光猝灭动态常数、结合参数和热力学参数;由热力学参数确定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三维荧光光谱显示C_(12)DGPB对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疏水微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步电化学法在金属Bi板上成功制备了BiOCl0.5Br0.5/BiPO4双层异质结薄膜,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薄膜的晶型结构、元素组成及化合价、形貌和尺寸特征、吸光性能和荧光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复合薄膜呈现出上层为梭子状的BiPO4颗粒层分散在下层为BiOCl0.5Br0.5固溶体层的双层结构。这样的双层膜排列顺序使得光生电子和空穴在不同组分之间的界面电场作用下分别向薄膜两侧流动,促进光致载流子的分离,提高了BiOCl0.5Br0.5/BiPO4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照射120 min后,BiOCl0.5Br0.5/BiPO4复合薄膜对苯酚的降解率达到了99.97%,是相同条件下制备的BiOCl/BiPO4和BiOBr/BiPO4复合薄膜对苯酚降解率的1.69倍和1.20倍。在苯酚的降解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活性物种是空穴(h+)和羟基自由基(·OH)。其光催化活性增强的原因归功于BiOCl0.5Br0.5/BiPO4复合薄膜拓宽的光谱吸收范围和增强的载流子分离率。  相似文献   
4.
以咔唑为分子主体,选择了3种不同的共轭小分子修饰到咔唑分子上,合成了3种A-π-D-π-A型ICT化合物,研究了其光谱性能、考察了不同极性溶剂对光谱的影响,及可能的ICT过程.结果表明化合物a具有优良的电荷转移效果,有望应用于微环境极性探针及有机光电材料领域.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化学组分群动态FTIR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相同产地不同月份与相同月份不同产地银杏叶的FTIR图谱,研究了银杏叶化学组分群随气候、季节、地域等的差异而呈现出的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从4月份到10月份,银杏叶内化学组分群呈现动态分布与变化,其变化在6月16日,9月1日,10月4日3个时段。5月份所采集的不同产地银杏叶的化学组分群分布基本一致。这在银杏叶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GAP)基地的建设、确保银杏叶原料的稳定性以及其后各类相关指纹图谱的研究及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体健康评估所需参数多,专业性较强,家人对家庭卧床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难以准确判断等问题,与医院、养老机构和老年社区合作,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家庭简单健康评估方法.首先挑选出家庭易测且能反映健康状况的5项生理参数作为特征向量,并对应设置3个健康等级,然后利用遗传神经网络建立生理参数与健康等级的映射关系,最后与一般神经网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更小,准确率更高,验证了方法在老人健康评估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分析酸枣仁入血成分的方法。以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给药组连续灌胃给予酸枣仁水提物(30 g/kg)5 d后,分别收集模型组和给药组的血清样品。采用Oasis PRIME HLB 96孔板对血清样品预处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UHPLC/Q-Orbitrap-MS)进行数据采集,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IP)筛选差异性的原型化合物及代谢产物。共鉴定和推断了20个入血成分,包括11个原型成分及9个代谢产物。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酸枣仁改善失眠的效应物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离线二维反相/反相液相色谱分离体系(2D-RPLC/RPLC),对巴天酸模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比较巴天酸模乙酸乙酯萃取液在环氧四氮唑和Unitary C18色谱柱上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确定以环氧四氮唑色谱柱为第一维色谱柱,以Unitary C18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柱。流动相均采用0.1%(v/v)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经一维色谱分离后,共收集18个流分,采用二维色谱对这18个流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二维色谱分离方法高效、可行,为巴天酸模药材的微量组分的分离以及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供了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9.
秦美君  郭丽敏  耿海琴  李赟 《分析试验室》2021,40(12):1370-1375
赭曲霉素A(OTA)是污染中药材的重要真菌毒素,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在小檗碱溶液中加入OTA和其核酸适配体后,处于随意卷曲状态的核酸适配体会被OTA诱导折叠成为G-四链体构象,使小檗碱的微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增强其荧光信号.基于此,本文以OTA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原件,小檗碱为荧光探针发展了一种无标记的荧光体系检测OTA.对主要影响因素,包括K+,Mg2,小檗碱和核酸适配体浓度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小檗碱荧光信号变化值与OTA浓度在5~200 n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5 nmol/L.该方法仅使用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完成了OTA的检测,避免了对核酸适配体的繁琐设计和标记.方法 有较高的特异性,并成功应用于中药桔梗中OTA的检测,回收率在86.3%~105.6%之间.  相似文献   
10.
建立西黄丸中挥发油成分乙酸辛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西黄丸的质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超临界CO2萃取西黄丸中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辛酯含量;研究压力、温度、时间和粒度因素对挥发油得率与乙酸辛酯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采用GC-MS分析了适宜条件的挥发油的成分。综合考虑挥发油得率和乙酸辛酯含量双指标,确定的西黄丸挥发油萃取条件为:粉碎粒度为80目,萃取压力为25 MPa,温度为40℃,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达到7.76%,乙酸辛酯含量达到0.72 mg·g-1。通过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化学计量学分析可知,不同萃取条件对所提取的挥发油物质组分及其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GC-MS鉴定出的主要成分有(1S-endo)-2-甲基-3-亚甲基-2-(4-甲基-3--3-戊烯基)-二环[2.2.1庚烷、10α-羟基日本刺参萜、(±)-麝香酮、4-亚甲基-2,8,8-三甲基-2-乙烯基-双环[5.2.0]壬烷和2-甲基-4-(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丁醛。结论:西黄丸挥发油成分适宜萃取条件,及建立的乙酸辛酯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有效控制西黄丸质量,完善其质量标准及进一步的药效成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