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完全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3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烤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方法。烤烟叶片先用含0.1%丁基羟基甲苯(BHT)的90%丙酮水溶液萃取,然后加入0.1 g醋酸铅,于4 ℃下以10000 r/min离心5 min以去除蛋白质。色谱柱为 C18反相柱(3.9 mm i.d.×150 mm, 5 μm)。流动相:A,甲醇-异丙醇(体积比为1∶1);B,超纯水。洗脱程序:0~10 min,70%A+30%B;10~17 min,100%A;17~30 min(90%A+10%B)。流速:0.5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450 nm。该方法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4种类胡萝卜素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1.77%~97.42%,相对标准偏差为 3.46%~0.98%。用该方法研究了烤烟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与文献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刚果红和结晶紫在锯末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刚果红和结晶紫在锯末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锯末是具有高脱色率的廉价吸附剂,最大脱色率可达96%。在pH4~10范围内,酸度对结晶紫的吸附影响较小,随着pH值增大,脱色率从96.6%缓慢降至91.1%。pH值对刚果红吸附影响较大,pH从4增大到7,脱色率迅速从22.5%增加至96.0%,然后,随pH值升高脱色率缓慢下降至91.4%。两种染料在锯末上的吸附等温线均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计算了相应的吸附等温线参数和吸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恒电流电位-时间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显示了铁电极进行氰化物镀铜时,镀层沉积前铁表面的电位活化过程. 对铁电极上焦磷酸盐镀铜的初始过程研究表明,由于铜的析出电位较正,铜是在未活化的电极表面上沉积的,因此镀层的结合强度很差.采用氩离子溅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焦磷酸盐镀铜层和铁基体界面区含氧量的变化,证明了氧化层的存在. 通过添加辅助络合剂和控制起始电流密度的方法,可以增强无氰电镀时阴极的极化. 当铜的析出电位负于铁基体的活化电位时,可显示出铁表面的电位活化过程,定量测量镀层的结合强度也与氰化物电镀相近. 相似文献
5.
Using SiO2 and Al2O3 as raw materials, mullite whiskers were prepared by heating at 1 200 ℃ for 4 h in potassium sulfate flux. The morphology, crystalline characteristics, compositions and growth direction of whisk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D, SEM, EDS and 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s-synthesized whiskers are about 4 μm in length and 0.5~1 μm in diameter, and mullite whiskers grow along c-axis direction ([001] direction). The formation of mullite whiskers is controlled by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reactions, and the salt flux method is a good way to grow mullite whiskers.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烟草的中性化学成分的方法。以DB-Petro(50 m×200 μm×0.5 μm) 为第一维色谱柱,DB-1701(2.3 m×100 μm×0.1 μm)为第二维色谱柱;调制周期为8 s;柱头压力为550 kPa;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温度分别为80 ℃和85 ℃。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不同部位的烟叶、不同品种烟草中的25种中性香味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结果表明:云南楚雄产云烟85的中性香味成分(不包括新植二烯)的总量以中部叶最高,其次是上部叶,下部叶最少;国内外不同品种的烤烟中中性香味成分的含量高低顺序为:巴西烤烟最高,其次是津巴布韦烤烟、云烟85、中烟101、NC89、K326;4类烟草中中性香味成分含量最高的是香料烟,其次是白肋烟、烤烟、马里兰烟。 相似文献
7.
FFC-1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考察了不同直径及反离子形式的FFC-1聚羧酸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的穿透吸附,各种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水率,以及作为有害气体吸附滤除材料的重复使用与再生性能。研究表明:FFC-1纤维直径的减小有利于提高对有害气体的动态吸附容量。在体系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15℃、50%时,以3D腈纶为起始原料的钠型FFC-1离子交换纤维的吸水率≥350mg/g.纤维;对SO2的穿透吸附容量可达200mg/g.纤维。FFC-1离子交换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与再生能力,经20次再生循环使用后,纤维交换容量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磷酸铝吸附除水中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比表面为308m2/g的无定形磷酸铝吸附除氟性能,研究了接触时间、pH值、吸附剂量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铝吸附除氟高效、迅速,30min内可以接近最大吸附量。对含氟50mg/g的溶液,优化条件下的最大除氟率约93%。研究了吸附与溶液pH的关系,得到了优化pH值并解释了吸附机理。吸附的最佳pH值约为5.5。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了吸附速率并计算了速率常数。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计算的饱和吸附量为53.5mg/g。吸附剂量对分配系数的影响表明吸附剂表面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