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国内免费 | 163篇 |
收费全文 | 84篇 |
完全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65篇 |
出版年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TiO2表面包覆SiO2和Al2O3的机理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在二氧化钛的表面上包覆一层保护膜,使二氧化钛的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产生屏障,从而降低二氧化钛的光化学活性,有利于提高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耐光性、耐候性和抗粉化性.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五种对水稳定性好、带-SO3H 官能团的Bronsted酸离子液体,并用它们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结果表明,磺酸类Bronsted酸离子液体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与阳离子中的含氮官能团和碳链长度有关,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最好,其活性接近于浓硫酸催化剂. 离子液体容易同产物分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是制备生物柴油的较理想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4.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对聚丙烯(PP)的多组分单体自由基熔融接枝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用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MAH的接枝率。讨论了St用量、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发现当两种单种物质的量比约为1:1时,接枝物的接枝率最高,熔体流动速率(MFR)也最大,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探讨,认为St和MAH的相互作用或反应在接枝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自由基的作用下,St与M 相似文献
5.
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利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聚丙烯的多组分极性单体熔融接枝,从而改善和提高聚丙烯的极性。红外和熔体流动速率的结果表明,对于单组分接枝体系,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极性单体均可以接枝在聚丙烯上,但同时也伴随着较严重的聚丙烯降解。而采用多组分单体接枝体系,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苯乙烯单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聚丙烯的降解,大幅度提高接枝率,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一种表面接枝季铵盐型高分子材料对水溶液中大肠杆菌的抗菌过程特性,发现此材料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溶液中的大肠杆菌的活菌量.用菌体耗氧测定法与扫描电镜观察法研究了其抗菌过程.结果表明,其抗菌过程由吸附和杀灭两个步骤构成,其中吸附过程由纤维与大肠杆菌表面静电作用所控制,是一个快速过程,而杀灭过程则伴随着细胞壁在纤维表面的溶解,是一个慢过程.菌体耗氧测定法与扫描电镜观察法所获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并可广泛应用于研究抗菌纤维的抗菌作用机理及过程特性.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钛表面包覆氧化硅纳米膜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氧化铝的临界成核半径为2.8nm,由起伏引起的核胚如果小于2.8nm则不会形成晶核而继续生长,上述热力学分析虽然是半理想化的,但是非常有效,可以找到这样一个体系,其溶液条件不发生均匀成核,而是异相表面成核,这在理论上为氧化硅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形成均匀膜而不生成单独的氧化硅相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9.
马来酸酐-苯乙烯熔融接枝聚丙烯的影响因素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马来酸酐 (MAH) 苯乙烯 (St)对聚丙烯 (PP)的多组分单体自由基熔融接枝体系 .研究证实了当两种单体物质的量比约为 1∶1时 ,接枝物的接枝率最高 ,而熔体流动速率 (MFR)最大 .对反应体系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不同单体用量比的系列接枝物的接枝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另外 ,单体用量增加 ,接枝物的MFR减小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用量增加 ,接枝物的MFR增加 .对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 g (MAH co St)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 ,选用合适的单体用量比、单体用量和DCP用量时 ,所制备的接枝物可具有与纯PP相当或更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纳米SiO_2粒子表面官能团对尼龙6原位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表面反应性官能团对尼龙 6 纳米SiO2 原位聚合的影响 .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证实了无论对SiO2 进行表面处理与否 ,在原位聚合过程中其表面均能形成一定量的接枝聚合物 .随表面反应性官能团数目的增加 ,SiO2 的表面接枝率呈上升趋势 .与纯的尼龙 6相比 ,带有不同反应性官能团的纳米SiO2 的加入使复合产物的分子量呈下降的趋势 .对应于复合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表面接枝的键接方式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经表面处理的SiO2 的加入能同时提高复合物的强度和韧性 ,而加入未处理的SiO2 时 ,材料强度可得到提高 ,但韧性明显降低 ,表明由偶联剂处理引入的柔性界面层的存在对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