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4篇 |
国内免费 | 200篇 |
完全免费 | 60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0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La2O3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2O3掺杂TiO2纳米光催化剂,并通过XRD、TEM、BET和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掺入La2O3后,阻止了TiO2从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使TiO2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以甲基橙为光催化降解反应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测定了甲基橙在纯TiO2和La2O3掺杂TiO2光催化剂上的吸附常数.考察了pH、H2O2对降解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光催化活性与催化剂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几种偶氮胂试剂与高碘酸钾的褪色反应用于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发现了Ru(Ⅲ)对于KIO4分别与TB-偶氮胂、TC-偶氮胂、DCS-偶氮胂之间的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研究了用此类褪色反应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的最佳条件。此法灵敏度极高,其检出限可达0.01μg/10ml,且线性关系良好,反应在水相中直接进行,已用于贵金属精矿中痕量钌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6.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对羟基苯甲醛、水杨醛和香草醛对壳聚糖进行了修饰.探讨了产物对微量Hg2+,Pb2+,Au3+,Cu2+,Ag+,Cr3+,Cd2+,Ni2+和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具有不易流失、易再生的特点,并且对离子的去除率较高,尤其对Hg2+,Pb2+和Au3+,去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8.
利用简便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三种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受体分子.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1H NMR考察了其与
F-, Cl-, Br-, I-, CH3COO-, C3H7COO-, ClO4-, NO3-等阴离子的作用. 结果表明, 该类受体分子与阴离子形成氢键配合物, 加入F-, CH3COO-, C3H7COO-时, 溶液颜色由无色转变为黄色, 而加入其它阴离子则无变化, 从而实现对这三种阴离子的裸眼检测. 通过计算可知, 同种受体分子对此三种阴离子的作用为F->C3H7COO->CH3COO-. 随着苯环上取代基的变化, 此三种受体分子对三种阴离子的作用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即o-F取代的受体分子对阴离子的识别作用大于其它两种受体分子, 且主客体间形成1∶1的配合物. 1H NMR滴定及质子溶剂效应为受体分子与阴离子间的氢键作用本质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9.
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系中HCl促进的苯的烷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少量HCL调变的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超强酸催化体系中,苯与碳-12烯以及氯甲烷的烷基化反应,对于前一反应,以溶有HCL的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与没有HCL的相比,反应的产物分布不同,而后一反应过程中有HCL生成,与纯ALCL3作催化剂相比,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还表明,生成的烷基化产物不溶于离子液体,因而易于分离,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Ni2(OEt)2/SiO2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催化剂,利用示差量热、红外光谱和微反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热稳定性、化学吸附性质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Ni2(OEt)2/SiO2中的Ni2+与载体SiO2表面的O2-以双齿配位形式键合;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吸附态和碳酸单乙酯基物种两种吸附态,丙烯则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主要是甲基丙烯酸.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反应物分子共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同一活性单元上,羧酸根和丙烯解离吸附态的形成是反应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