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16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键连接性指数的建构及其在有机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锋  王振东  孙杰  罗明道  屈松生 《有机化学》2002,22(11):884-888
以化学键为基础建构了键连接性指数及分子键连接性指数,该指数同时考虑顶 点原子的化学特征及键的性质.对于任意化学键,键连接性指数Si=1+△I/R·[( Z1-h1)m2/n1+(Z2-h2)m1/n2],分子键连接性指数S为∑i=1^m√Si或∑i=1^m1/√ Si,其中,Z1,Z2为化学键键连原子的价电子数;n1,n2成键原子的价层最高主量 子数;m1,m2为成键原子的氧化数;h1,h2为与成键原子相连的氢原子个数;△I 为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I≥0);R为化学键的相对键长.与以顶点为基础的价连 接性指数不同,该指数不仅能方便而有效地应用于饱和碳氢体系亦能有效地应用于 含多重键的不饱和体系及含杂原子的有机体系.研究了饱和碳氢体系标准生成焓, 不饱和碳氢体系和酮、醚、酯体系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辛醇/水分配系数,卤代甲烷 体系的标准生成焓,卤代苯体系辛醇/水分配系数,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一类强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东  程友良 《力学学报》1990,22(3):356-361
本文研究了一类强非线性系统,首先对系统在相平面上的全局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参数的分叉值,然后研究了摄动方法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谈液体的拉丝现象王振东(天津大学力学系天津30007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篇名,“无题”的著名七言律诗 ̄[1],是唐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非牛顿流体,以及非牛顿流体一些奇妙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化工中流动问题的5个特点, 简介了一些典型化工设备中 流体的运动, 借以揭示化工中流体力学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流体与流动性的有关概念,并以大量生动有力的例子论述了流体与流动性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工业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2011,33(1):97-100
台风是有很强破坏力的气象灾害,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台风或飓风的形成、发展加强、移动、减弱和消失都是大尺度流体运动不稳定的过程.讨论了台风生成的条件,台风的结构,台风从生成到消亡的3个阶段以及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平行投影法的三维流场重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投影的迭代方法,对传统的行处理方法不同,它不是通过向某一超平面作垂线进行迭代,而是作某个超平面的平行线与另一超平面相交进行迭代。与传统方法相比,它明显加快了迭代速度。  相似文献   
10.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美的山水诗七绝名篇《滁州西涧》,系唐代诗人韦应物(737-约792)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时所作.当您反复吟诵这美丽的诗句时,如画的意境就重现在您的眼前,真是美不胜收.可是,您可曾想到在这洗练的诗句中还凝聚着诗人对力学现象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