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6篇
数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基于熵权与优势关系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质量,利用熵权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向量,进一步结合优势关系建立一种综合排序方法,并应用文献(中国卫生统计,2009,26(3)314-316.)的一个实例表明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煤油自点火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加热激波管中利用反射激波点火,采用壁端压力和CH*发射光作为点火指示信号,测量了气相煤油/空气混合物的点火延时,点火温度为1100-1500K,压力为2.0×105和4.0×105Pa,化学计量比(Φ)为0.2、1.0和2.0.分析了点火温度、压力和化学计量比对点火延时的影响.结果显示,化学计量比为1.0和2.0时活化能几乎是相同的,但与化学计量比为0.2时的活化能差异很大,拟合得到了不同化学计量比条件下点火延时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点火延时与已有的动力学机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与Honnet等人的动力学机理吻合得很好.对不同化学计量比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学计量比为0.2时,对点火延时敏感的关键反应与化学计量比为1.0时的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5-甲基-3-吡唑甲酸、咪唑和相应醋酸盐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M(MPA)2(Im)2].2H2O(1:M=Co;2:M=Ni)(HMPA=5-甲基-3-吡唑甲酸,Im=咪唑)。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循环伏安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参数如下: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847 02(16)nm,b=1.461 5(3)nm,c=0.899 67(17)nm,β=101.759(6)°,V=1.090 3(4)nm3,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853 59(6)nm,b=1.451 77(9)nm,c=0.889 83(6)nm,β=102.382 0(10)°,V=1.077 04(12)nm3,Z=2。金属离子与来自2个5-甲基-3-吡唑甲酸配体中的2个氮原子及2个氧原子,2个咪唑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中的独立结构单元[M(MPA)2(Im)2].2H2O通过2种分子间氢键(N-H…O和C-H…O)形成三维超分子。循环伏安性质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的电解过程均为准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成路  王利东  广东  申洪江  李元东  王杨 《应用化学》2009,26(11):1301-1304
以1,3-环己二酮为原料,经过甲基化反应和羰基保护构筑了A环合成子(5)。以邻甲基苯甲醚为原料,对位溴代、与环氧乙烷加成和进一步溴代等反应合成了C环合成子(9)。化合物5与9的格氏试剂偶联和关环反应完成目标产物3-羰基-10-去甲基-12-甲氧基-13-甲基罗汉松烷(11)的全合成。各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质谱等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3,4-吡唑二甲酸(H3pdc)与Zn(NO3)2·6H2O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制得了2个新的配合物:[Zn(H2pdc)2(H2O)2]·2H2O(1)和[Zn2(Hpdc)2(H2O)6]·2H2O(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1和2分别是单核和双核结构。H3pdc部分脱质子后的阴离子配体在1和2中采用的是N,O-螯合(H2pdc-)以及μ2-κN,O∶κN桥联(Hpdc2-)配位模式。在这2个配合物中,相邻的零维组分通过分子间氢键(O-H…O,N-H…O和C-H…O)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我们还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3, 5-二甲氧基苯甲酸(1)和对羟基苯甲醛(6)为起始原料, 经过以仿生氧化偶联为关键步骤的八步反应,对化合物10进行了全合成。通过1H NMR, 13C NMR, IR, HR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10的结构为7, 8 - trans-7', 8'-trans-二聚芪类化合物,即(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四甲醚,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1)为起始原料, 经过甲醇酯化、氢化铝锂还原、四溴化碳溴代和Wittig-Horner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Wittig-Horner试剂(5). 化合物5与对羟基苯甲醛(6)的羟基保护产物(7)偶联得到化合物(8),后者经去甲氧基亚甲基保护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成功地全合成了(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10). 通过1H NMR、13C NMR、IR、HRMS等测试技术确定化合物10为二聚芪类化合物(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总收率48.9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