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0篇
物理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XPS能谱方法和甲酸甲酯氢解反应对Raney Cu-Nd和Raney Cu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发现加入适量的钕能够显著地提高甲酸甲酯氢解活性。而且合成气氢解活性略高于纯氢氢解活性。说明Raney-Cu-Nd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CO毒化的能力,还原后反应前样品表面铜主要是Cu^0物种;在反应过程中,Cu^0物种被部分氧化,而使反应后样品表面铜以Cu^0和Cu^+物种存在反应气氛不同Cu^0被氧化的程  相似文献   
2.
锐钛相虫蛀状介孔二氧化钛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IntroductionMesostructuredtitania(TiO2)hasattractedagreatdealofattention,inviewofcontrolleddelivery,catalytic,photocatlytic,orenergyconversionapplica-tions犤1犦.Theuseoftitaniumisopropoxidebis-acetylace-tonateprecursors,combinedwithalkylphosphatean-ionicsurfactantsastemplate,ledtothefirstdocu-mentedpuremesoporousTiO2犤2犦.Insubsequentyears,moresyntheticstrategieshavebeendevelopedusingavarietyofstructure-directingagents,forexample,car-boxylicacids犤3犦,alkylamine犤4犦,aminium犤5犦,blockcop-o…  相似文献   
3.
CuO-BaO/SiO2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XRD、XPS和EXAFS手段对CuO-BaO/Sic2催化剂及其还原态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uO-BaO/SiO2体系中铜和钡都是以氧化态的形式存在,超细SiO2载体对所负载的CuO的结构有影响.随着样品负载量的逐渐降低,Cu-O和Cu-Cu睡的健长和配位数逐渐征小,而且低载量样品的健长和配位数减小的幅度最大.在总负载量>13.39%的样品中,CuO以晶相的形式存在;总负载量<13.39%的样品中,CUO呈现单层分布的高分出状态.还原态样品中钢以本价铜的形式存在,随负载量的降低,还原态Cu-Cu健的镇长和配位数也分别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还原态中心铜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分布状态基本上保持了氧化态催化剂中CuO物相的分市状态.  相似文献   
4.
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表面织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硫酸钛和尿素为原料,聚乙二醇-1000为空间构造剂,104℃下经尿素水解均匀沉淀法研制颗粒分散均匀、粒径可控的高热稳定性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并对其晶相、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形貌和孔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未经任何热处理的TiO2粉体即为锐钛型晶相,颗粒为均匀分散的类球型颗粒,且颗粒间形成直通型的介孔孔道,其孔径在10~30nm之间.控制焙烧温度可以达到控制颗粒大小及形貌的目的,经850℃焙烧5h的样品仍保持锐钛矿型晶相,未出现向金红石型晶相转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负载型非晶态Cu/SiO2催化剂的非晶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儒  钟炳  徐耀  吴东 《催化学报》1998,19(4):300-304
以超细SiO2为载体,用KBH4还原Cu^2+盐溶液制备了非负载型Cu和负载型Cu/SiO2催化剂,XRD,TEM和电子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负载型Cu/SiO2为完全非晶态,而非负载型Cu中存在着少量晶态Cu,DSC结果表明,非晶态Cu/SiO2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非负载型Cu,说明超细SiO2具有稳定非晶结构的作用,XPS结果表明,还原产物中的铜原子呈Cu状态,ICP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的B含量均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BET和TEM表征手段对不同组成的CuAlNd合金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Nd催化剂的表面织构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aneyCu催化剂为单孔型催化剂,RaneyCuNd为双孔型催化剂,小孔为狭缝状孔道,大孔为两端开放的直通型孔道。CuAl2物相脱Al形成大孔,Cu4NdAl8物相脱Al形成小孔。随着抽Al程度的加深,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孔径rp却呈减小的趋势。甲酸甲酯氢解反应结果表明,抽提部分Al的催化剂,其甲酸甲酯转化率均低于RaneyCu;完全抽提Al的催化剂,低Nd含量样品的活性均大于RaneyCu,适量加入Nd对提高活性是有利的。对RaneyCuNd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是Nd元素的添加量和铜活性位的数目。  相似文献   
7.
以硅烷气体作为改性剂,对HZSM-5沸石进行了改性研究,并用NH_3-TPD,表面羟基和吡啶吸附态红外光谱的手段表征了改性样品。发现随着硅烷化程度的加深,强酸和弱酸开始降低,硅烷化程度w%>1.83%后,酸性基本保持不变,这时改性只起到明显的缩孔作用。通过对改性沸石探针分子吸附行为的研究分析得知,硅烷化开始时,硅烷分子进入了孔道内,与内表面羟基反应,致使部分孔道堵塞,孔道变窄。硅烷化程度w%>1.83%后,硅烷分子扩散进孔内受阻,转换到与外表面羟基反应,只起到改性外表面缩小孔径的作用。这种改性的HZSM-5沸石对甲醇胺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麻杆基活性炭表面织构与储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汉麻杆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的方法改变活化时间制备出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且对其表面进行硝酸氧化处理,研究活性炭表面化学状态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77 K低温氮气吸附和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在77 K、100 kPa的条件下测定样品的氢气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 435.93~3 240.95 m2·g-1)和总孔容(1.3~1.98 cm3·g-1),且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5 h达到最大值,之后由于骨架坍塌有所减小。所有样品的孔径分布较为一致呈多峰型分布,主要以小于2 nm的微孔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中孔和大孔。活化3.5 h样品的吸氢量最大,达到3.28wt%。研究发现,吸氢量受比表面积和孔容等参数影响较大,77 K下不仅小于2 nm的微孔对活性炭吸氢行为贡献较大,中孔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样品经硝酸氧化处理后,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而氢气吸附量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杨儒  刘元斌  刘国强  李敏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2):1962-1969
以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反应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合成出结构稳定的对苯二甲酸-锌配位化合物(MOF-L)。并采用XRD、TG、低温N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MOF-L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孔径分布均呈双峰型,孔结构主要由孔径小于1 nm的微孔和少量1.5~2.0 nm的超微孔组成,且小于0.7 nm的极微孔丰富;其表面在极微孔和超微孔范围存在两种吸附位。300 ℃煅烧的样品,Langmuir比表面积和单点总孔容分别为1 243 m2·g-1和0.46 cm3·g-1,在77 K、1.0 bar时的储氢容量为1.3wt%。400 ℃煅烧后,骨架扭曲坍塌,Langmuir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储氢容量分别下降为1 113 m2·g-1、0.43 cm3·g-1和0.8wt%。  相似文献   
10.
硅烷对HZSM—5的改性:Ⅰ.硅烷化改性HZSM—5的增硅脱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有机硅化合物与分子筛表面羟基有较强的反应性,以硅烷气作为改性剂,对HZSM-5表面羟基进行了改性研究。并用XRD、ESCA、IR、MASNMR、化学分析等手段表征了改性样品。发现增硅的同时,也发生了脱铝并且迁移至沸石外表面的现象。最后,对增硅脱铝可能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