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专家控制、模糊控制及神经控制的介绍,综述了实现电机调速系统智能化的几种有效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电流模式SEPIC变换器倍周期分岔现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冠林  李春阳  陈希有  牟宪民 《物理学报》2012,61(17):170506-170506
以SEPIC变换器中前置电感电流为控制对象,建立了SEPIC变换器断续电流模式下的离散时间模型, 并分析了不动点的稳定性.通过相轨图、功率谱图以及分岔图, 发现电路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倍周期分岔现象——电路的运行状态经历了1倍周期、 2倍周期、4倍周期再到2倍周期、4倍周期,最终进入混沌状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 证实了SEPIC变换器在断续电流模式下存在这种倍周期分岔现象.  相似文献   
3.
李春阳  金光灿  刘浩  李锦 《应用声学》2022,41(6):911-919
近几年兴起的基于最大相关熵准则的FxMCC(filtered-x maximum correntropy criterion)算法在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 ANC)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性能。然而,已有的FxMCC算法仅使用了单一的高斯核,算法在强脉冲噪声环境下降噪能力严重退化,且算法对核宽参数极敏感,不合适的核宽会降低算法降噪性能。为了弥补FxMCC算法的不足,本文引入异构混合相关熵,使用由高斯核和拉普拉斯核组成的混合核作为代价函数,推导了基于异构混合相关熵的FxMCC-MK(FxMCC-mixture kernels)算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条件和稳定性,并与已有的算法进行了计算复杂度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标准对称α稳定分布(symmetric α-stable, SαS)脉冲噪声和真实噪声录音的有源噪声控制中,相比于已有的相关熵算法,本文提出的FxMCC-MK算法具有更低的核宽参数敏感度,更强的鲁棒性和更快追踪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一个基于双核铜簇[Cu2(1,4-bth)3]4+和[β-Mo8O26]4-阴离子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2(1,4-bth)3(H2O)(β-Mo8O26)](1)(1,4-bth=4-(6-(1H-1,2,4-三氮唑-1-基)正己烷)-4H-1,2,4-三氮唑),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分析等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化合物1中,1,4-bth配体都以三齿配体的形式与3个铜离子相连,形成双核铜簇[Cu2(1,4-bth)3]4+,每个簇单元进一步和其相邻的4个同类型单元相连形成了相互平行的层状结构[Cu2(1,4-bth)3]n4n+,层与层之间又通过[β-Mo8O26]4-阴离子相连构筑成1个三维框架结构,其拓扑类型为pcu alpha-Po简单立方格子;热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具有相对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李冠林  李春阳  陈希有  张效伟 《物理学报》2013,62(21):210505-210505
本文以SEPIC变换器中前置电感电流为控制对象, 采用共振参数微扰法对电流模式控制SEPIC 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进行控制. 该方法通过对电路参数的微小扰动实现了对SEPIC变换器中混沌现象的控制, 并通过时域波形、功率谱及分岔图等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最后实验结果表明, 以前置电感电流为控制对象, 利用共振参数微扰法可以实现SEPI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关键词: SEPIC变换器 混沌 混沌控制 共振参数微扰  相似文献   
6.
武文  宣亚文  张新磊  李春阳 《人工晶体学报》2012,41(6):1705-1708,1714
为了优化荧光粉合成工艺条件,本文以Cd(NO3)2.4H2O和Na2MoO4.2H2O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Eu3+掺杂的CdMoO4微纳米颗粒。在300℃下,分别对样品保温1 h,3 h,5 h,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荧光光谱分析(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白钨矿型纯四方相CdMoO4。固定发射波长在615 nm,样品激发波长在333 nm左右出现最强锋,在534 nm、464 nm、394 nm处的锐激发谱线分别对应Eu3+的7F0→5D1、7F0→5D2、7F0→5L6的跃迁,在333 nm光激发时,主发射峰位于615 nm附近,归属于5D0→7F2能级跃迁发射,而位于589 nm附近的弱发射峰归属于5D0→7F1跃迁。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相法合成CeF3:Tb3+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组成、相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400℃煅烧后得到的样品仍为CeF3:Tb3+,500℃煅烧后基质材料发生由六方相CeF3向立方相CeO2的转变,700℃时,完全转变为CeO2;紫外光激发下,掺杂Tb3+离子的发射光谱强度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加,400℃时达到最大,随后又逐渐降低,至700℃时则几乎不发光,这是由于CeF3向CeO2的转变切断了Ce3+、Tb3+离子间的有效能量传递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心电放大器电路的一种设计方法,并介绍采用AD620芯片对电路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通过改变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掺杂浓度及添加剂的种类可实现LaPO4纳米结构材料形貌及物相的调控,同时还研究了合成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Ce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可导致LaPO4纳米棒发生由单斜相向六方相的转变,而Tb3+离子掺杂浓度增加到相同的范围则不能够引起该相转变的发生;具有较小尺寸的LaPO4纳米棒易于"肩并肩"聚集形成纳米棒束;改变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可调控纳米棒束的长度(150 nm~2.0μm),但对纳米棒束的直径影响不大(40~60 nm);添加剂的加入使纳米棒束更均一,对其相结构则基本没有影响;在紫外光激发下,单掺杂Ce3+或Tb3+离子的LaPO4纳米棒束分别表现出Ce3+或Tb3+离子的特征发射,由于Ce3+,Tb3+离子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Ce3+,Tb3+离子共掺杂的LaPO4纳米棒束表现出较强的Tb3+离子的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10.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Eu3+掺杂的铝硅酸钠发光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分析技术(TG-DSC)、荧光光谱仪(PL)等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并与以分析纯的SiO2和Al2O3为原料得到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不同的起始原料制备的NaAlSiO4:Eu3+均具有六方相结构;两种样品的形貌均不太规则,由许多小的球形颗粒和块状团聚体组成;由不同原料得到样品的TG-DSC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254及39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均表现出Eu3+的特征发射。该研究为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