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2.
合成了一系列5位不同取代的2-吡唑啉化合物,研究了取代基对吡唑啉化合物 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吡唑啉化合物的5位引入稠环取代基提高了吡唑啉 化合物的熔点;同时,5位取代基的电位性质还影响着化合物的发光行为。DSC差热 分析结果给出1,3-二苯基-5-(9-菲基)-2-吡唑啉(TAP7)的玻璃化温度 (T_g)为96 ℃;并研究了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TAP7是一种具 有高热稳定性的空穴传输及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4.
以双极性小分子4,9-二(4-(2,2-二苯乙烯基)苯基)萘并[2,3-c][1,2,5]噻二唑(BDPNTD)为发光层, 制备得到了单层非掺杂红色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通过在阳极ITO与有机层BDPNTD之间插入1 nm厚的WO3或MoO3薄膜, 获得了单层有机发光二极管: 起亮电压为2.4 V, 最大发光亮度为4950 cd·m-2, 发光波长为636 nm, CIE坐标约为(0.65, 0.35). 这证明了作为修饰层的WO3或MoO3薄膜可以改进ITO/BDPNTD界面的空穴注入, 进而在器件中实现空穴与电子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采用四(8-羟基喹啉)硼锂(LiBq4)代替LiF 作为电子注入材料, 以金属铝作为阴极, 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采用N,N'-(α-萘基)-N,N'-苯基联苯二胺(NPB)作为空穴传输层, 三(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 采用LiBq4作为电子注入层, 实验结果表明, 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和起亮电压等性能均有改善, 超过了采用LiF作为电子注入层的器件.器件性能的提升可以用电子注入增强和电荷平衡来解释.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合成方法,以对甲氧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醚化、溴甲基化和聚合反应,得到无凝胶、完全可溶、高分子量的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亚苯基亚乙烯基)(MEH-PPV),其数均分子量高达9.5×105,分子量分布为2.4.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与常规的机械搅拌反应相比,超声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产率高、聚合物分子量较大等特点,特别是这种方法有效抑制了聚合过程中的凝胶化问题,合成的MEH-PPV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7.
Organiclight emittingdiodes (OLEDs)usingsmallorganicmoleculeshavereceivedconsiderableinterestaftertheinitialworkbyTangetal.1in 1987,forthepotentialofusingthesedevicesaslow costalternativeinlighting ,backlightandflatpaneldisplays .Muchprogresshasbeenmaderecen… 相似文献
8.
Inrecentyears,phthalocyaninesarewidelyusedinphotodynamictherapy(PDT)andlightinducedelectronicdevices.Theycanbepotentiallyusedinthetherapyofcancerandintherestraintofhumanimmunologyvirus(HIV),etc.[1,2].Photosensitizedoxidationisaprocessinwhichphotosensitizero…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合成方法,以对甲氧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醚化、溴甲基化和聚合反应,得到无凝胶、完全可溶、高分子量的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亚苯基亚乙烯基)(MEH-PPV),其数均分子量高达9.5×105,分子量分布为2.4.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与常规的机械搅拌反应相比,超声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产率高、聚合物分子量较大等特点,特别是这种方法有效抑制了聚合过程中的凝胶化问题,合成的MEH-PPV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N ,N’ 二苯基 N ,N’ 二 ( 1 萘基 ) 1 ,5 萘二胺 (NPN) ,测定了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 .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DSC测定其玻璃化温度 (Tg)高达 1 2 7℃ ,循环伏安法 (CV)测定其电离势(Ip)为 5.30eV ,可望用作有机电致发光空穴传输或蓝色发光材料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