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国内免费 | 16篇 |
收费全文 | 15篇 |
完全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79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碳纳米管电极上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直接电化学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制备了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CNT/GC)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 ,形成HRP CNT/GC电极 .研究了HRP的直接电子转移 .实验结果表明 ,HRP在CNT/GC电极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 ,其循环伏安曲线上表现出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E0 ′几乎不随扫速 (至少在 2 0~ 10 0mV/s的扫速范围内 )而变化 ,其平均值为 (-0 3 19± 0 0 0 2 )V (vs .SCE ,pH 6 9) ;HRP在CNT/GC电极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速率常数为(2 0 7± 0 5 6)s-1;式量电位E0 ′与溶液pH的关系表明HRP的直接电化学是 (1e + 1H+ )的电极过程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 ,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的HRP能保持其对H2 O2 还原的生物电催化活性 ,而且能快速地响应H2 O2 浓度的变化 .本文制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和固定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可用于获得其它生物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2.
3.
制备了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CNT/GC), 利用吸附的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x)固定到CNT/GC电极表面, 形成GOx-CNT/GC电极.研究了GOx的直接电子转移, 实验结果表明, GOx在CNT/GC电极表面没有发生变性, 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 其循环伏安图上表现出一对很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E0’几乎不随扫速(至少在10~140 mV·s8722;1的扫速范围内)而变化, 其平均值为8722;0.456±0.0008 V (vs. SCE); GOx在CNT/GC电极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速率常数为1.74±0.42 s8722;1, 比文献中报道的值大了数十倍;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 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的GOx能保持其对葡萄糖氧化的生物电催化活性, 而且电催化活性很稳定. 文中制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和固定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可用于获得其他生物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4.
聚硫堇修饰微带金电极的性质及对NADH的催化氧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硫堇在微带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过程,用红外光谱对聚硫堇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硫堇的电化学性质,发现聚硫堇在+0.5~-0.7V(vs.SCE)电位范围内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0.03V、E=0.05V,E=-0.24V、E=-0.17V(vs.SCE)。它们的式量电位E~(o')随pH而变化,在弱酸性溶液中,E~(o')/pH为-29mV/pH(25℃);而在弱碱性溶液中则为-56mV/pH。聚硫堇修饰微带金电极对NADH的氧化具有催化作用,文中对电催化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7.
碳纳米管促进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将血红蛋白(H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葡萄糖氧化酶(GOx)分别固定在经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CNT/GC)上,制成Hb CNT/GC、HRP CNT/GC和GOx CNT/GC电极.Hb、HRP和GOx在CNT/GC电极表面均能发生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其相应的循环伏安曲线均显示出一对几近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在60mV/s下,其式量电位E0'分别为-0.343V、-0.319V和-0.456V(vs.SCE,pH6.9),且不随扫速而变;以上三者在CNT/GC电极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依次为1.25±0.25、2.07±0.56和1.74±0.42s-1;根据式量电位E0'随缓冲溶液pH值的变化关系,确知在CNT/GC电极上,Hb或HRP发生的直接电化学遵从(1e+1H+)电极过程机理,而GOx发生的直接电化学反应则遵从(2e+2H+)机理.此外,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的Hb、HRP和GOx也同时表现出对各自底物的生物电催化活性.由本文制备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其固定生物蛋白质(酶)的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并可用于对其它生物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测试. 相似文献
8.
9.
Direct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NADPH at a Low Potential on the Carbon Nanotub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troduction Because of its novel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and extremely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modulus,1 carbon nanotube (CNT),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subject of many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has a wide potential application from structural materials to nanoelectronic components2-12 since its initial discovery by Iijima13 in 1991 and the subsequent report about the synthesis of large quantities of CNT by Ebbesen and cowork… 相似文献
10.
将来源于Spinacia 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 SOFd)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CNT)表面, 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表明, SOFd在CNT表面没有变性, 仍保持原来的二级空间结构. 循环伏安结果表明, 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 伏安曲线上出现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E0'为(-570.4±1.5) mV (vs. SCE, 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 且不随扫速和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 SOFd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为(0.73±0.04) s-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