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模糊差别矩阵属性约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然而已有方法大多采用启发式贪婪策略,属性约简率低且约简质量差。本文结合Markov Blanket概念,提出基于模糊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首先,为了避免约简选择过多属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Markov Blanket性质的迭代后向删除属性约简算法,可以有效删除低频率的相对冗余属性。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ov Blanket的双向搜索启发式属性约简算法,通过迭代前向添加高频属性和后向删除低频率策略来提升属性约简计算效率。在UCI数据集上实验表明,相比于其他模糊差别矩阵算法,所提出的算法能得到更优的约简结果。 相似文献
3.
胡蝶高琦 《数学物理学报(A辑)》2022,(2):401-417
该文考虑如下带有对数非线性项的Kirchhoff方程-(a+b∫R^(3)|▽u|2 dx)Δu+V(x)u=|u|p-2ulogu2,x∈R^(3),其中p∈(4,6),a,b>0为常数,位势函数V(x)∈C(R^(3),R).运用约束变分法,形变引理和度理论,该文证明了上述问题在不同的位势条件下存在正解和变号解. 相似文献
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光伏器件之一,然而,其在功率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引入D-苯基甘氨酸甲酯盐酸盐(PGMECl)作为钙钛矿中的添加剂,PGMECl含有的苯环、酯基、—NH3+末端和Cl-离子等多个官能团共同作用,可与未配位的Pb2+反应,钝化钙钛矿中的缺陷,使钙钛矿晶粒更加致密、表面粗糙度下降、电荷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减少,并通过调整能级排列,使其更适合在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传输电荷.实验结果表明,PGMECl改性器件的冠军效率为21.04%,远高于基础器件(17.79%).迟滞的减少也说明离子迁移的减少.含有PGMECl添加剂的器件在空气中[相对湿度(RH)为(40±5)%]黑暗条件下未封装老化1000 h后,功率转换效率仍可保持初始效率的70%,而基础器件在保存500 h后效率降至50%. 相似文献
5.
韦晓孝;戴振秋;何晓冰;周辰;胡蝶 《光学技术》2025,(1):7-12
针对传统显微系统在覆盖较大面积的病理切片时需多次成像,并且运用图像拼接技术的挑战,设计了一款大视场变焦显微光学系统。通过巧妙结合大视场显微物镜和变焦筒镜,该系统实现了对病理切片的一次成像,从而获取了病理切片的全部信息。通过调整变焦筒镜系统的放大倍率,可以观察到局部疑似病变组织。使用ZEMAX光学软件分别对大视场显微物镜和变焦筒镜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组合系统焦距范围为90~800mm,实现12倍变焦,工作距离为100mm,分辨率可达到3.45μm,在全视场范围内,MTF在75lp/mm处均大于0.3,接近衍射极限。仿真结果表明镜头像质优良,最大物方视场达到18mm×18mm,成功实现了大面积的待测样品从细节到全貌的观测,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步回流法制备了α-(Fe,Cu)OOH/RGO复合催化剂,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30 mg·L^-1的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所得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协同H2O2对CI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α-(Fe,Cu)OOH纳米棒在石墨烯二维薄片上原位生长,α-(Fe,Cu)OOH/RGO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吸收边发生红移,禁带宽度从2.02 eV变为1.76 eV。石墨烯复合不但增强了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而且加快了光生电子的分离、迁移速率,还提高了反应体系中电子的传导效率。当石墨烯复合比例(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当催化剂投加量为0.40 g·L^-1,H2O2浓度为0.10 mol·L^-1时,反应120 min,CIP被全部去除。α-(Fe,Cu)OOH/RGO循环使用5次,对CIP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相佳雯;齐骥;胡蝶;杨雅棋;王潮;王思羽;陈令新;李博伟 《分析试验室》2025,(5):645-650
大田软海绵酸(OA)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海洋赤潮毒素。本文开发了一种快速检测OA的新型纸基荧光传感方法。以莫能霉素钠为虚拟模板分子,在纳米二氧化锰表面合成了特异性吸附OA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nO2@MIPs)。MnO2@MIPs吸附OA后分解H2O2的速率减弱,而H2O2浓度的变化影响量子点的荧光淬灭程度,基于此原理可以实现对OA的检测。该方法对海水中OA的检测范围为1~100μg/L,检出限为0.46μg/L,可用于实际海水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8.
9.
测量和研究了铁基超导体Li0.8Fe0.2ODFeSe单晶的红外光学响应,发现室温下光电导率谱不存在Drude分量,载流子具有非相干输运行为.随着温度降低,Drude分量形成并不断变窄,同时在相应的反射率谱上出现清晰的等离子体边,表明散射率急剧降低.在最低温度,观察到超导能隙形成导致的光谱变化,光电导率谱在160 cm-1以下受到显著压制.对比FeSe单晶的光谱数据,发现整体的光电导率谱型很相似,但自由载流子的谱重更低,揭示出样品具有更低的载流子浓度.另外还观察到温度变化诱导的谱重由低频向高频区域转移的现象,表明其存在强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