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黄开辉 《中国科学A辑》1981,24(3):303-312
本文从已知实验事实的理论分析,包括使用EHMO量子化近似计算及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等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氮的活化、氢的活化、28N230N2同位素交换的机理.并提出氮的分子吸附以及H对吸附N2作用生成NH_x是氨合成反应的二个决定性步骤.N2与NHx的相对含量决定于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原料组成).文中根据微观分子催化作用机理,推导出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式,该方程形式上与Temkin推广式一致,二者仅差一氢吸附常数项,但微观作用机理与某些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则有重要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4.
用TPD-MS,XPS,ESR,脉冲反应技术和活性测定等研究了CuO-ZnO-Al_2O_3催化剂上CO_2的加氢行为。结果表明,CO_2加氢的反应动力学行为与CO加氢有明显不同,反应产物只有CH_3OH和CO,完全没有烃类产生,也没有出现结炭失活现象。反应时,CO_2先与OH作用生成HCO_3和CO_3,再进一步加氢生成HCOO和HCO等中间物种。HCOO有多种吸附状态,只有一部份HCOO能进一步加氢,而HCO则很容易加氢生成CH_3OH。还原过程中,各中间物种的吸附位不尽相同,进一步反应需要的H的状态可能也不同。CO_2,CO和CH_3OH可能通过中间物种HCOO相互转化。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与Cu(Ⅰ)和Zn(Ⅰ)的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委托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负责筹备.被邀请参加筹备的单位还有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杭州大学,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总公司发展部、化工部科技局.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催化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团结合作,推动催化研究为四化服务,筹备会确定会议的主题为“催化与国民经济建设”. 本届会议于1984年10月9日至14日在厦门鼓浪屿举行.由蔡启瑞、黄耀曾、闵恩泽、郭燮贤、张式、金松寿、吴越、尹元根、高滋、阚世倩、范景玮等组成领导小组.应征论文达508篇,最后确定接受337篇,汇编成摘要集七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58人.从应征论文数量和出席代表数量之多,充分说明近三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