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44篇
物理学   2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系列羟基卟啉为原料,用对甲苯磺酰肼还原,再用四氯对苯醌氧化,制得二氢卟吩(2a~2d);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脱水剂,2与5-氟尿嘧啶-1-基乙酸经酯化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二氢卟吩-5-氟尿嘧啶化合物(3a~3d),总收率分别为6.9%,6.9%,7.0%和7.6%,其结构经UV-Vis,1H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2.
卟啉吡啶季铵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1.0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新卟啉吡啶季铵盐显色剂——溴化5-[4-N-(对硝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与铜(Ⅱ)形成1∶1配合物。在此显色反应中,新卟啉试剂具有显色和表面活性剂双重功能。此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7.0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78×105L.mol-1.cm-1,铜(Ⅱ)质量浓度在0.12mg·m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3个环境水样中铜(Ⅱ)的测定,测定值与已知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4%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6种甲基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认。探索出了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和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选择DMF为溶剂,反应温度在115℃,反应时间2h,产率较高,A1、A2,B1、B2、C1和C2分别为25.66%、25.02%,24.89%、26.17%、28.43%和24.19%;采用硅胶G(粒径为48—75μm)柱层析,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卟啉吡啶季铵盐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新试剂5-[4-N-(对氯)-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吩氯化物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痕量铜,在pH 3.2的邻苯二甲酸盐缓冲介质中,此试剂与铜离子生成组成比为1比1的稳定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428.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9×105L·mol-1·cm-1.铜含量在0.1 m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52 0.31 C(r=0.999 1).按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3种环境水标准样品中的痕量铜(Ⅱ),测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5.
两种新型二氯代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4-(5-溴戊氧基)苯基]-10,15,20-三(3,4-二氯苯基)卟啉或5-[4-(6-溴己氧基)苯基]-10,15,20-三(3,4-二氯苯基)卟啉与5-氟尿嘧啶反应,合成了1-[5-(4-戊氧苯基)-10,15,20-三(3,4-二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A)和1-[5-(4-己氧苯基)-10,15,20-三(3,4-二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B),产率分别为29.92%和30.01%。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DMF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2h,产率较高;采用硅胶G(200—300目)装柱,以氯仿和氯仿∶乙醚(V∶V=50∶1)为洗脱液,柱层析,再用氯仿:丙酮(V∶V=7∶1)洗脱产品色带,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5-氟尿嘧啶-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37%-45%的产率合成了六个新的5-氟尿嘧啶-卟啉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定了其结构。抗癌试验表明,化 合物A3,A4,A5对Hela(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士田  郭础 《发光学报》1990,11(2):142-148
本文报导共价链相连的X-P-Y“三合板”型化合物在二甲基甲酰胺(DMF)和苯溶液中的发光特性.结果发现:引入取代基X=Cl—,CH3O—和Y=苯、硝基苯对中心卟啉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均无明显影响,仅其峰值频率将因溶剂不同而有所偏移.此外,由Cl—取代的卟啉—苯的荧光强度总比CH3O—取代时高;若将Y取代基由苯改换为硝基苯时,将使CH3O—P—Y化合物的荧光增强,但在Cl—P—Y化合物中则出现相反的趋势.不论在何种化合物中,在Y取代基中的苯环上引入NO2—基后,均可使其消光系数减小,而且当硝基在邻位取代时,这一效应更为显著.所有这些变化规律均不因溶剂不同而异.如果我们认为X—P—Y化合物的发光强度变化和其中心的卟啉大环上的π电子云密度偏移有规律性的关联,那么上述的一些取代基效应是可以理解的.进而,我们认为:本文所报导的事实将有助于充实巧妙设计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分子体系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种新型水溶性卟啶卟啉季铵盐即溴化5-[(4-N-芐基)吡啶基]10,15,20-(4-N-吡啶基)卟啉,研究了该试剂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2.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形成了配位比为1:1的配合物,基最大吸收波长λ=424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2.03×105L·mol-1·cm-1.在0-1.2μg/10mL范围内吸光度与锌质量浓度关系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本法应用于环境水试样中痕量锌离子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四苯基卟啉在改性磷酸锆层间的插入及荧光增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出于节约一次性能源的考虑,人们已经加大对太阳能等天然资源的利用,致力于模拟天然光合作用的研究[1 ̄3],而光合作用中的捕光复合物又称为光子天线。光子天线中往往存在一种或几种猝灭剂,猝灭剂吸收光子后产生激发态的能量可以在不同分子或者同一分子的不同生色团之间转移,转移出能量的一方为能量给体,另一方为能量受体。  相似文献   
10.
手性奎宁-卟啉锰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催化活性、相转移活性和手性诱导为一体的卟啉配体[1-4],我们把卟啉和手性相转移源连结起来,用奎宁-卟啉化合物作配体[5],考察其锰 配合物为催化剂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奎宁-卟啉锰 配合物结构式如下:1 实验部分1.1 试剂和仪器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在氮气保护下减压蒸馏处理。氧源NaOCl的浓度由碘量法测定。其余试剂均为化学纯,色谱标样环氧苯乙烯和α-甲基环氧苯乙烯按文献[6]方法合成。奎宁-卟啉配体按文献[5]合成。260-50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UV-300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溶剂DMF;MT-3型CHN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