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76篇
物理学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超强耐酸碱的表面活性剂-丁基封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晶型调节剂,利用钛酸丁酯和氢氧化钠的水热反应制备了单斜相与锐钛矿相双晶相TiO2/多壁碳纳米管(简称MWNTs)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结果显示:MWNTs的加入可调控TiO2的晶相组成,增强TiO2的光催化活性,其中含5%MWNTs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催化降解效率;随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大幅提升。其机理归因于(1)促进单斜相和锐钛矿相双晶相结构的形成;(2)碳纳米管优良的导电作用及碳纳米管/TiO2间的异质结效应;(3)高温下碳纳米管分解产生的碳元素掺杂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相法合成ZnO花-棒(ZFRs)有序阵列结构,同时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Ag和Ag2Se量子点共敏化光ZnO光阳极(AA-ZFR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测试其光电化学特性以及量子效应。结果表明,Ag-Ag2Se共敏化ZnO花-棒三维有序结构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延展至近红外区(750 nm),并且在敏化层与ZnO基质界面形成异质结,有效的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增强光转换量子效应,从而提高光电化学性能,开路电压达到-0.77 V,短路电流为0.64 mA。  相似文献   
3.
酞菁配合物的结构与其光动力抗癌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治疗癌症的新方法.主要是利用抗癌光敏剂可优先在 肿瘤组织中富集的特性和随后在适当波长的光照下所引发的光敏化反应来杀死癌肿瘤.自198 5年以来,酞菁配合物作为抗癌光敏剂的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 此文在总结51篇参考文献的 基础上,提出了酞菁配合物的结构与其光动力抗癌活性的某些相关性,着重讨论了中心离子 、环取代基、轴向配体对光动力活性和相关物化性质的影响.得出的一个主要的结论是两亲 性酞菁是极具潜力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4.
A series of sulfonated (S) phthalimidomethyl (P) zinc phthalocyanines (Pc) was synthesized in a reaction, in which both kinds of substituents were introduced to ZnPc simultaneously. The products were separated by HPLC. The five different fractions obtained were further purified by a membrane separation method, and then characterized by UV/Vis, IR, element analysis and the abilities to generate singlet oxygen upon irradiation by light as well as a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of the five separating parts with formula of ZnPcS2P2 exhibited rather good PDT activity. The compound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NMR, MS and thermal analysis. Studies on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ZnPcS2P2 as photosensi-tizer show that its inhibitory rate was up to 89.8% and 90.8% for S180 and U14 solid tumors transplanted in mice respectively when the dosage of drug was 2 mg/kg and the dosage of laser light with 670 nm wavelength was 72 J/cm2. Several structural factor  相似文献   
5.
金属酞菁配合物结构研究的一些谱学方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研究金属酞菁配合物结构方面的一些谱学方法及其结果,首先简要概述了金属酞菁配合物的红外、紫外可见光谱性质,着重讨论了配合物中环周边取代基的类型、位置、数目以及配合物在溶液中处于不同聚集态时,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另外还对四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异构体的NMR谱表征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6.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4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纳米化学制备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复合团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CoFe2O4。用XRD、TEM、XPS、红 外光谱和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O42-/CoFe2O4催化剂为晶态纳 米粒子(< 50nm),比表面积很大(157m2· g-1),SO42-与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呈无机双齿螯合状配位化合物的结 合形式。以乙酸乙酯合成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了酸性和酸强度,推断出该催化剂的酸 强度H0<-14.5。  相似文献   
7.
制备和表征了一种新的酞菁键合硅胶,三-β-(辛巯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研究了该键合酞菁硅胶作为HPLC固定相的基本色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可以分离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镍)的4种异构体,也可以观察到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无金属酞菁的4种异构体,而商业C18(VERTEX Eurospher)却只能观察到两组峰,表明这种酞菁键合硅胶固定相在分析、分离一些取代酞菁异构体方面比商业C18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酞菁配合物的2种“分子碎片”,4-磺酸邻苯二甲酸单钾盐和4-磺酸邻苯二甲腈单钾盐,比较并讨论了以钼酸铵为催化剂,通过加热熔融和在惰性溶剂中反应的方法合成了2,10,18,26-四磺酸酞菁锌四钾盐时,对目标产物的产率和异构体的影响,其中以4-磺酸邻苯二甲酸单钾盐为原料的产率可达46%,并对“分子碎片”和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 NMR以及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9.
A series of [tetra-α-(2,2,4-tirmethyl-3-pentoxy) phthalocyaninato] metal complexes(M=Co, Ni, Cu, Zn)were prepared by cyclotetramerization of 3-(2,2,4-tirmethyl-3-pentoxy)phthalonitrile with corresponding anhydrous metal salts, using 1.8-diazabicyclo[5.4.0] undec-7-ene (DBU) as the catalyst. HPLC analysis shows that one isomer predominates in the product of nickel complex, while at least two main constitutional isomers exist in the product of other metal complexes. The complexes (in the form of mixture of constitutional iso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MS, I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10.
原位合成CoPc/SnO2的键合特性及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酞菁钴(CoPc)分子原位自组装于纳米SnO2颗粒表面, CoPc大环分子与SnO2表面形成Co—O轴向相互作用, 测定了原位合成方法(标记为i)制备的CoPc/SnO2(i)与浸渍法(标记为d)制备CoPc/SnO2(d)间的结合特性, 并进行了可见光光催化表征及CoPc敏化机理探讨. 结果表明, 在结合位点数相当的情况下, CoPc/SnO2(i)结合常数比CoPc/SnO2(d)的高两个数量级, 前者的光催化效率亦比后者高32.5%(光照150 min), 且CoPc/SnO2(i)光催化稳定性较高(重复十次循环使用). 其CoPc敏化SnO2的机理为, 由于敏化剂与半导体之间存在的强相互作用, 不仅增强了光生电荷在CoPc的LUMO与SnO2半导体导带间的导入效率及光生电荷对的分离效率, 而且提高了敏化剂的负载稳定性与循环光催化效率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