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痕量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痕量铅的方法.对测定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确定了最适宜的分析条件.铅标准溶液浓度在0~20.0μg/L范围内,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铅的检出限为1μg/L,回收率为94.0%~108.0%,相对标准偏差为3.28%~4.03%(n=11).  相似文献   
2.
以4-硝基-2-氨基甲苯为起始原料,经加成、缩合、环化和还原反应制得中间体N-(2-甲基-5-氨基苯基)-4-(3-吡啶基)嘧啶-2-胺(4),再与取代酰氯反应,合成了7个新型伊马替尼衍生物(5a~5g),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考察了5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子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H460)和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5e体外抑制活性最优,其IC50分别为10.90±1.00μmol·L~(-1);8.51±0.90μmol·L~(-1);13.15±1.11μmol·L~(-1);14.75±0.78μmol·L~(-1)。  相似文献   
3.
考虑了烯烃、醇与酸的再吸附及其非本征效应(烯烃、醇与酸在催化剂孔道中的扩散作用、物理吸附及溶解度效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推导了基于详细反应机理的亚甲基插入的烷基机理F-T合成校正综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文献数据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回归,获得了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的动力学参数.由校正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烷烃、烯烃、醇与酸产物分布及烯烃比、醇烃比及酸烃比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铁锰催化剂上,烷烃、烯烃、醇与酸生成的反应是平行竞争反应,烯烃、醇与酸在催化剂表面的再吸附及二次反应导致产物分布偏离了ASF分布.动力学研究还表明,相同碳数的醇与酸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再吸附及二次反应的机会比相同碳数的烯烃大.通过比较相同碳数的烯烃、醇与酸的分子体积及沸点,指出了在铁锰催化剂上,低碳数的烯烃、醇与酸的再吸附及二次反应对产物分布影响的非本征效应中,烯烃、醇与酸的扩散阻力不是主导效应.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利用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的电子亲和势来判断其负离子聚合反应活性的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几何构型,在B3LYP/6-311++G(3df,2p)水平上计算了其电子亲和势.通过电子亲和势计算值与文献报道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可靠的.结合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的电子亲和势的计算结果,通过与Q-e关系及取代基常数σ数据进行比较表明,电子亲和势可以用来判断不同单体负离子聚合反应的活性高低.  相似文献   
5.
以对甲氧基苯胺和固体三光气为起始原料,制得4-甲氧基苯异氰酸酯(1);1与取代胺(2a~2i)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1-取代-3-(4-甲氧基苯基)脲衍生物(3a~3i),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用黄瓜子叶扩张法和小麦芽鞘法研究了3a~3i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4-甲氧基苯基)-3-[3-(三氟甲基)苯基]脲(3c)的生长素活性最好。在用药浓度为10 mg·L-1时,3c的生长素活性为29.8%,优于β-吲哚乙酸(29.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