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42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乙酰二茂铁和蒽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反应型荧光探针1-二茂铁基-3-(9-蒽基)丙烯酮,经1H NM R,13C NM R,IR,LC-M S等手段表征确证。基于Michael加成引起的电子转移机制,利用硫化氢的强亲核性,以荧光滴定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对硫化氢的识别作用,得出其最佳识别时间为50 min,最佳识别浓度为50μmol/L,且多数离子不会对其识别作用产生干扰。这种能稳定检测的,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反应型荧光探针化合物,可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煤粉火焰对装有浓淡燃烧器的煤粉燃烧系统的着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一简化的燃烧系统和一配备浓淡燃烧器的1 MW切圆煤粉炉内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了煤质对最佳煤粉浓度C_(opt)的影响规律,在该最佳煤粉浓度下燃烧系统具有最高的火焰温度及最低的飞灰含碳.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所有的高浓度煤粉火焰均存在一最佳的煤粉浓度,着火特性差的无烟煤的最佳煤粉浓度显著高于着火特性更佳的烟煤,该最佳煤粉浓度随着煤质发热量Q与挥发分V乘积的增大而降低,并存在一经验公式C_(opt)=1.069-0.051·10~(-5)·V·Q。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新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在教学上将传统内容与现代高新技术相互结合;教学方法上将程序式与多元式相结合,注重了基本技能、实验总结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总结了试点以来取得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一维煤粉试验炉内对高铝煤进行了直接悬浮态煅烧氧化铝熟料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炉温对熟料生成的影响,并对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氧化铝熟料进行XRD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悬浮态下燃烧,燃烧温度高于1100℃以上时,完全可以生成氧化铝熟料,粉煤灰中氧化铝熟料生成量在1200℃最多。  相似文献   
5.
综合Leeds机理,采用Chemkin程序的PFR模块,以Glarborg实验中的柱塞流反应器作为模拟对象,研究了甲烷再燃还原NO过程中SO2交互作用的影响.利用该模型计算甲烷再燃还原NO的结果与Glarborg的实验结果吻合;存在最佳空气过量系数0.8时甲烷再燃还原NO效率最高.进一步分析SO2对再燃还原NO影响的结...  相似文献   
6.
液固反应微观-宏观关联模型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液一固反应为流体扩散控制时,以缩核模型为基础,得到了单颗粒消溶时粒径的变化规律,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在单颗粒消溶的基础上,建立了颗粒群消溶模型,得到了单颗粒微观反应模型和颗粒群宏观反应特征的关联关系.以不同种类的石灰石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消溶过程为例,对液固反应的微观-宏观关联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和数学模型吻合较好.该关联模型对完善液固反应理论体系,实现宏观实验数据反推微观化学反应参数的测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自燃性参数的测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目前国内外煤自燃性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自燃性的衡量指标和实验测试方法。介绍了我国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直接测取的参数及特性参数的测算公式,并根据自燃性测试结果,提出了判定煤自燃危险区域的极限参数及判定条件。煤自燃性特性参数的测试为煤层自然危险区域判定及自燃火灾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聚芴类半导体光谱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半导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其光电器件的性能, 这为物理化学提出了新的研究内容与挑战. 其中, 聚芴类蓝光二极管的光谱稳定性及低能发射带(LEEB)的起源问题是国际上近十年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系统概述了低能发射带的现象、表征方法以及可能的形成机理, 包括链间作用导致的激基缔合物发射、器件制备或降解过程形成的芴酮缺陷发射、芴酮聚集态发射以及聚芴端羟基界面氧化导致的绿光发射. 本文综述各种物理掺杂和界面调控改善聚芴类二极管蓝光稳定性的策略, 着重论述非平面基团的空间位阻、分子构象与链的拓扑结构以及引入抗氧化受阻胺光稳定剂来提高其光谱稳定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逾显出其重要性、必然性.培养学生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刻不容缓的、首要的教学任务.为此,近年来,我对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改革,力图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动脑、动眼、动手去感知知识、运用知识、巩...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机薄膜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功率转换效率从很困难达到3%,普遍地提高到3%~5%,且根据模拟预测有希望达到10%.显然,这是新材料和新器件结构的涌出以及器件机理研究深入的共同结果.本文介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材料结构与器件性能的关系,综述近年来材料与器件结构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