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13篇
数学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树枝状嵌段聚合物聚(ε-b-己内酯)-b-聚苯乙烯(D-PCL-b-PS)的分子结构对PCL链段受限结晶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ROP)合成了树枝状的嵌段聚合物D-PCL.在此基础上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合成了树枝状的嵌段聚合物D-PCL-b-PS,在结晶的PCL链段的两个末端...  相似文献   
2.
通过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以苯甲醇或月桂胺引发L-丙交酯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的聚(L-乳酸)(PLLA).研究发现,端基刚、柔性的变化,改变了PLLA环带球晶的生成条件和环带周期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端基的结构来调控PLLA所形成的环带结构.分子量相近而端基不同的PLLA,在相同温度下结晶时,刚性引发剂苯甲醇...  相似文献   
3.
微波技术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微波合成技术及微波化学仪器的发展历史,综述了微波辐射技术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合成中的特点和优势,并针对其在直接缩聚法、开环聚合法以及共聚合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做了重点介绍。研究发现微波辐射技术具有大大降低聚合反应的时间和能耗,提高反应聚合速率、收率,且具有一定选择性的特性。而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加热方式,微波辐射技术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合成甚至更多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类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主链掺杂氧原子聚硅烷的合成与性质.该类聚合物是通过氧原子有规律地插入聚硅烷主链,形成具有氧杂低聚硅烷的序列结构(-[(SiMe2)mO]n-).聚合物的主链呈现了聚硅烷以及聚硅氧烷的杂化体结构.通过对此类聚合物性质的研究,能够获得有关此类聚合物行为的知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们对聚硅烷和聚硅氧烷化学性质的了解.总结了此类聚合物的两类有效合成方法:通过α,ω-二功能基封端的线性硅烷低聚体缩聚反应法以及氧杂环硅烷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法,包括氧杂环硅烷单体的开环聚合平衡和反应机理.讨论了此类聚合物的表征、热稳定性及其结构形态.在结论部分展望了此类聚合物的预期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六氯环三膦腈(HCCP)为原料合成了六(4-苯基苯氧基)三聚膦腈(HPPCP)和六(4-苯基偶氮苯氧基)三聚膦腈(HPDPCP),运用1HNMR、31P NMR、IR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HPPCP的最大热分解温度高达455℃,HPDPCP残留率高达62·83%(800℃)。同时紫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极性溶剂使HPDPCP的紫外吸收波长红移。HPPCP和HPDPCP在阻燃材料方面、HPDPCP在线性或非线性光学以及分子信息存储器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点击化学由于其高效、可靠、高选择性等特点,一经提出便在复杂结构聚合物制备上得到广泛关注,而活性自由基聚合则具有聚合过程和聚合物结构可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点击化学与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氮氧调控活性自由基聚合(NMP),以及原子转移氮氧自由基聚合反应(AT...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的缀合物化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反应产物既具有聚合物良好的稳定性、力学性能与特殊的结构形貌特点,亦因缀合各种分子而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与独特的功能性。连接子化学是一类新型的具有高活性、高产率、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对官能团位点敏感程度极高,对于聚合物与缀合分子的连接非常适合,适用于多种不同分子的缀合。本文旨在结合一些近年来具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介绍并总结连接子化学在聚合物缀合物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广泛的前景进行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无机纳米-高分子杂化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无机纳米材料表面引发自由基可控聚合反应在合成无机-高分子纳米杂化材料方面的广泛应用,包括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表面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表面引发稳定氮氧自由基聚合(NMP). 着重总结了近几年来这类杂化材料在功能性研究上新的进展,并对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将星形支化结构的聚己内酯, 包括六臂星形聚己内酯(HPCL)和树枝状星形聚己内酯(DPCL), 以及线形聚己内酯(LPCL)室温旋涂于云母片上,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分子结构对星形支化聚己内酯超薄膜的润湿-去润湿性质的影响. 在旋涂过程中, 薄膜的形成受去润湿和结晶竞争的控制.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结果表明, 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 结晶性的顺序是: DPCL最弱, HPCL次弱, LPCL最强. 依据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即去润湿和结晶竞争的结果, LPCL、HPCL和DPCL的超薄膜表现出不同的表面形态, 包括尺寸不同的完整的球晶、开口的球晶、树枝状片、分散的颗粒.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2-溴丙酰基单封端的PLLA结晶行为,来探讨聚合物结晶过程中的端基效应.首先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ROP),以苯甲醇为引发剂,合成了聚(L-乳酸)(PLLA).再将PLLA自由末端的羟基转化为2-溴丙酰基,得到2-溴丙酰基单封端的PLLA-Br.研究表明,2-溴丙酰基末端引入后,聚合物链段运动能力受到抑制,P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