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化学   171篇
物理学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原位镀铋电极的方式,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通过改变Cd2+和Pb2+的比例,考察不同Pb2+和Cd2+浓度条件下,两者同时存在时的相互影响。实验发现,Cd2+和Pb2+同时存在时,存在相互的影响,特别是对于Cd2+的检测,由于Pb2+较正的析出电位,对于Cd2+的析出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考察了Cd2+和Pb2+单独存在时的分析性能,Pb2+沉积时间为60 s时,在1~8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μg/L;Cd2+的沉积时间为120 s,在1~25μg/L和30~2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μg/L。考察了铋膜电极在不同实际水样中对Pb2+和Cd2+的分析,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集成铜微电极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电泳芯片,实现对氨基酸的分离与检测。考察了制备的铜微电极对氨基酸的催化活性以及检测电位和分离场强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30mmol/L NaOH缓冲溶液中,检测电位为0.7V(vs.Ag/AgCl),进样与分离电场强度均为50V/cm)下,用3cm长的通道实现了精氨酸(Arg)与亮氨酸(Leu)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研究蛋白质在固相表面的静电吸附特性,进而控制蛋白质在修饰表面的静电吸附尤为重要,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可以检测金属表面吸附物质厚度和折射率的变化^[1]。这种技术已在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2]和考察自组装单层的形成^[3]及蛋白质在固体表面吸附行为^[9-11]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对蛋白质在固体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多为考察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的修饰表面的吸附行为。然而,对蛋白质在修饰表面静电吸附的本质影响因素的研究却少有报道^[4]。本文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技术实时研究了蛋白质在甲羧基化葡聚糖修饰表面的静电吸附与溶液pH值及离子强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高灵敏度双恒电位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华民  汪尔康 《分析化学》1991,19(8):976-980
  相似文献   
5.
李晶  汪尔康 《应用化学》1994,11(4):94-96
本文首次以LB技术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分子沉积到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并用STM研究其表面形貌,得到了原子级分辨的CuTPP分子的表面形貌图,结果表明,CuTPP分子具有近似圆状平面结构,分子直径为1.0nm,与理论结果十分吻合,结合STM原理,讨论了有机大分子STM成像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汪莉张柏林  汪尔康 《分析化学》2003,31(12):1441-1441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九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 (NinthInternationalSeminaronElectroanalyticalChemistry,简称 9thISEC)”于 2 0 0 3年 1 0月 1 0日至 1 2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隆重召开。会议宗旨是为全世界电分析化学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科研论坛 ,以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并吸引国际一流电分析化学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 ,推动国际合作 ,促进我国电分析化学研究走向世界前列。会议由汪尔康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 ,董绍俊院士 (TWAS)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电…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的研制技术,包括电子线路及绝缘探针尖的制备。研制的ECSTM中,试样和探针的电位能同时控制。绝缘探针的制备包括先用电化学腐蚀形成针尖,然后再在光学显微镜下绝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评定了绝缘针尖的性能。最后用研制的ECSTM现场研究了银、镍在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上的电沉积。  相似文献   
8.
An approach was reported to synthesize silica hybridized ruthenium bipyridyl complex through amidation reaction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bis(bipyridyl)-4,4'-dicarboxy-2,2'-bipyridyl-ruthenium to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The hybrid complex then was gelatinized through acid catalytic hydrolysis method and a sol-gel modified indium tin oxide electrode was prepared via spin coating technique. As prepared indium tin oxide electrode possesses good stability therein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ehavior.  相似文献   
9.
用胶束液相色谱/安培检测器检测尿样中的扑热息痛及其主要水解产物4-氨基苯酚。采用14.5μm的碳纤维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为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尿样直接进样分析,扑热息痛和4-氨基苯酚的检测限分别为0.13nmol/L及0.73nmol/L(S/N=2)。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固定化的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技术具有诸如节省昂贵的发光试剂、简化实验装置而易于微型化等优势,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而硅的溶胶凝胶由于其易于掺杂和良好的成膜性能,为制备功能化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我们合成了羧酸衍生化的三联吡啶钌;然后,利用酰胺化反应,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化的三联吡啶钌衍生物;此衍生物和原硅酸四乙脂混合,通过酸催化水解制备得到溶胶凝胶。进而,利用旋涂技术,将所得溶胶凝胶涂在铟锡氧化物电极上,制得修饰电极。修饰电极利用多种技术进行表征,最后考察了其电化学、电化学发光的性能。我们所制得的修饰电极较为稳定,有很好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