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兰索拉唑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方法.对影响兰索拉唑对映体分离的主要因素:环糊精种类和浓度、缓冲溶液pH以及有机改性剂种类和含量进行考察.确定最优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pherigel C18 (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V(乙腈):V(水相)=20:80(水相含10 mmol/L SBE-β-CD、 10 mmol/L NaH2PO4缓冲液、 pH 2.5),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88 nm.在此条件下,兰索拉唑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4和15.8 min,分离度为2.0.两对映体质量浓度在0.2~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0.27%和0.26%,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65%和0.68%.  相似文献   
2.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组分保留时间漂移的校准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基于光谱相关色谱方法判断复杂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组分相关性,实现同一中药样本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所得的色谱指纹图谱的相同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漂移的局部最小二乘校正,为合理评价指纹图谱的品质提供较为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策略和色谱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发美  熊志立  鹿秀梅  秦峰  李小芩 《色谱》2006,24(6):537-544
综述了色谱技术作为现代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组学研究策略,以实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的一体化,进而从深层次揭示和全面控制中药的内在质量。论述结果表明,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是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中成药中的葛根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菁  黄阁  赵怀清  李发美 《色谱》2001,19(5):457-460
 建立了测定小儿清感灵片、步长新脑心通胶囊和感冒清热颗粒 3种中成药中葛根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PEXODS色谱柱 ,以醋酸铵缓冲液 (10 0mmol/L ,pH 5 0 ) 甲醇 (体积比为 75∶2 5 )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5 0nm ,流速为 0 8mL/min。葛根素在 2mg/L~ 2 0mg/L时其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上述 3种中成药中的葛根素含量分别为 3 48mg/g ,1 0 8mg/ g及 1 5 2mg/ g(蔗糖型 ) ;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 0 % ,93 4%和 97 5 %。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 ,可以作为多种中药制剂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大炜  王怀锋  李发美 《色谱》2005,23(2):186-188
 将18-甲基炔诺酮加到人血清白蛋白-酮洛芬平衡溶液中,室温孵育达平衡后应用毛细管电泳-迎头分析法研究了18-甲基炔诺酮和酮洛芬在人血清白蛋白分子上的置换相互作用。一大体积样品虹吸进样至未涂层毛细管(65 cm×50 μm i.d.,有效长度35 cm),进样时间80 s,毛细管两端高度差11 cm,工作电压10 kV,运行缓冲液为67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游离酮洛芬浓度由前沿峰的高度直接测定。当酮洛芬样品溶液中酮洛芬的总浓度分别为100 μmol/L和200 μmol/L时,随着18-甲基炔诺酮加入量的增加(18-甲基炔诺酮的浓度由0增至200 μmol/L),游离酮洛芬的浓度分别从22.4 增至26.4 μmol/L和从82.1增至106.2 μmol/L。由上面的结果可推论:高浓度的18-甲基炔诺酮可将酮洛芬从它的第二类结合位点上置换出来。  相似文献   
6.
李发美 《色谱》1989,7(5):277-280
卟啉是一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图1),环周围的八个取代位置带有各种不同的基团。这些取代基的相对位置不同将形成多种异构体。典型的卟啉化合物结构列于表1。  相似文献   
7.
毕玉金  杨晶  江坤  关瑾  李发美 《分析化学》2007,35(6):887-889
采用大环抗生素类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一系列曼尼希碱类化合物的手性分离情况,并讨论了流动相中有机相的种类和比例、缓冲盐的种类和浓度、pH和柱温对该类化合物手性分离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乙腈:硝酸铵(35mmol/L,pH3.8)=15∶85(V/V),柱温1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300nm;四氢呋喃:硝酸铵(20mmol/L,pH4)=15∶85(V/V),柱温1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350nm。通过对比研究8种曼尼希碱类化合物的色谱行为,从结构上讨论了化合物中各种官能团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手性分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周大炜  李发美 《色谱》2003,21(2):143-146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技术,研究了抗抑郁三环类碱性药物盐酸丙咪嗪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通过经典方法(超滤法)对该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确证。该法适宜于水溶性良好的碱性药物(迁移时间足够短,且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较稳定)-蛋白系统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定量考察。应用SAS 统计软件中非线性回归分析平台自编程序,求得了丙咪嗪与H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K=0.18 L/μmol;n=2.2。 实验证明:该法可靠、简单、高效、低耗。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原儿茶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谱》2007,25(2):207-210
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DiamondsilTM C1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9∶91,用H3PO4 调pH至2.5);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60 nm;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的线性范围为0.050~3.2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8,最低定量限为0.050 mg/L,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均低于7.0%,准确度(以相对误差表示)为-1.4%~2.6%;在0.050,0.40,3.20 mg/L低、中、高3个添加浓度水平下,血浆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3.4%,87.3%,91.1%。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大鼠体内原儿茶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喘静片的3种主要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发美  邱枫  王伟红  郭兴杰  邸欣 《色谱》2000,18(5):442-44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喘静片中的3种主要成分:茶碱、异戊巴比妥和盐酸甲基麻黄碱。以ODS作固定相,通过均匀设计方法选择的最佳流动相为V(0.015 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含体积分数为0.3%的三乙胺,pH 4.9 )∶V(甲醇)=35∶65,检测波长为215 nm,用程序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以咖啡因作内标物。茶碱、异戊巴比妥、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回收率分别为99.7%~102.6%,98.5%~100.2%,98.0%~102.7%,日间RSD分别为0.23%~1.2%,0.35%~2.5%,0.33%~1.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