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4篇
化学   17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B3LYP,B3PW91和MP2 3种理论方法优化得到了13种稳定的CN8异构体.对比这些异构体的总能发现分别具有六元杂环结构和平面链状结构的2种异构体是最稳定的结构.进一步计算这2种异构体的生成能和解离掉一个N2的过渡态,发现它们都具有与实验合成的CN12相近的热力学稳定性,并且具有六元杂环结构的异构体展现出更好的动力学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六元杂环结构的CN8异构体是可能在实验上合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豆类是人类三大食用作物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其中的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疗作用。随着动物性食品引起的富贵病的出现,食用豆类的营养特性和功能特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磷作为人类必需的营养成分,参与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构成,同时参与脂肪、蛋白质、糖类的代谢,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含磷。豆类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形式存在,有机物中磷的测定方法有钼蓝、钼黄分光光度法,前者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磷含量较低的食品;后者  相似文献   
3.
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Ag@AgBr/CNT/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用罗丹明B(RhB)作为模拟污染物对薄膜的光催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测定,采用测定薄膜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催化机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下制备的Ag@AgBr/CNT/Ni薄膜是由少量碳纳米管(CNT)和表面沉积纳米Ag粒子的AgBr晶体构成的复合薄膜。薄膜具有突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光催化罗丹明B 20 min,Ag@AgBr/CNT/Ni薄膜的降解率是Ag@AgBr/Ni薄膜的1.32倍,是P25 TiO_2/ITO多孔薄膜的21.6倍。在保持光催化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循环使用5次。CNT的存在使薄膜电荷传导性能和光催化还原溶解氧的性能大幅增加,是所制薄膜相对于Ag@AgBr/Ni薄膜光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薄膜光催化罗丹明B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甘露聚糖肽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从甘露聚糖肽原料中分离纯化得到4种均一糖肽MT1-A,MT1-B,MT2-A和MT2-B;通过单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氢核磁共振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等手段对均一糖肽MT1-A,MT1-B和MT2-B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3种均一糖肽的单糖组成、糖残基的连接方式与MT2-A相同,但是分子量以及氨基酸总量有所不同.测定了不同批次甘露聚糖肽原料的~1H NMR谱,以MT2-A的~1H NMR谱图为标准谱,以异头氢区域为鉴定区域,通过计算不同批次甘露聚糖肽原料以及其它3种均一糖肽与MT2-A的~1H NMR谱的相关系数,定量评价了不同批次甘露聚糖肽原料与4种均一糖肽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甘露聚糖肽是由糖链结构一致、分子量和氨基酸含量不同的几种均一糖肽构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5.
基于红外光谱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置含有葡萄糖牛奶(0.01~0.3gL-1)和三聚氰胺牛奶(0.01~0.3gL-1)样品各36个,采集纯牛奶及掺杂牛奶样品的红外光谱。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掺杂葡萄糖、掺杂三聚氰胺、两种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判别,其判别正确率都为95.8%。研究结果表明:与线性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建模方法相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4种Sm3+配合物,即{[SmZn(2,5-pdc)2(tp)0.5(H2O)]·2H2O}n(1),[Sm2Zn2(C6H5COO)10(Imh)2(H2O)2](2),{[Sm2(NO2C6H4COO)6(H2O)4]·H2O}n(3)和{[SmN(CH2COO)3(H2O)2]·H2O}n(4)[2,5-pdc=2,5-吡啶二羧酸根,tp=对苯二甲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Imh=咪唑,NO2C6H4COO=对硝基苯甲酸根,N(CH2COO)3=氨三乙酸根].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在室温下测定了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以及在近红外区和可见区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4种配合物在近红外区或可见区均出现Sm3+离子的特征发射.这是形成配合物后,Zn-配体部分和配体对Sm3+离子发光的敏化作用所致.此外,讨论了不同有机配体或d过渡金属离子对Sm3+离子发光的影响,并分析了配合物中Sm3+离子的近红外发射带位移、劈裂和加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監  庞艳红  林杰 《物理通报》2012,(4):125-126
在人教版教材《选修3—2》第六章第二节中介绍了一些常见传感器,其中就有电子秤.但是这里提到的主要原理是压力使得应变片发生形变,从而引起一个电压差,由于应变片的形变量与压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对应关系,学生只能定性地分析其传感原理.笔者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制作一个传感器,能够定量地研究其传感原理,从而凸显知识的应用性.于是想到了传统的电磁力平衡原理的电子天平,它用到的大多数原理都属于中学物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无机盐对紫外法测定离子液体的干扰,采用固相萃取(SPE)预富集,再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水样中3种离子液体[C4mim][PF6]、[C6mim][PF6]、[C4mim][BF4]的含量。在波长190~300 nm范围内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的最大吸收波长,同时还考察了几种常见无机盐对离子液体紫外光谱吸收的影响。采用SPE方法富集100 mL水样时,富集倍数F=100/3,对三种离子液体的富集率分别为90%,91%和51%,并且溶液的pH与盐的浓度对富集率有一定的影响。当离子液体加标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10 mg/L时,该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9.
The linewidth of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 in a coated Rb vapor cell was studied under a magnetic field gradient.The nonlinear broadening of the EIT linewidth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was observed.It was found that the motional averaging of the field gradient was more pronounced at higher laser intensities and larger beam sizes.In the same regime,there was a small linewidth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magnetic field gradient.We have established a Monte-Carlo model,which gave results in good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our experiment.Physics pictures for the above phenomena were also suggested.These results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IT linewidth behavior under motional averaging,and should be useful for applications in quantum optics and metrology based on coated vapor cells.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对大孔树脂纯化过程中橄榄果中的鞣花酸含量进行监控。通过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去噪、压缩,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同时以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并与常用的偏最小二乘(PLS)线性模型的建模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者都能够较准确的预测鞣花酸的含量,相对而言,人工神经网络(AN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