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弹性体共混改性聚丙烯的增韧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以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复合基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增韧剂经三元共混所得的性能优异的一类新材料.从三个层次(形貌结构转变、宏观力学响应和裂尖过程区演化)系统地探讨了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由形貌结构控制和对早期体膨胀变形抑制可造成裂尖平面应变区的超钝化从而达到增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制备了PS/PC(7/3)和PS/PMMA(5/5)的四氢呋喃(THF)溶液,通过缓慢蒸发溶剂制得PS/PC和PS/PMMA的共混物薄膜。利用不同的FTIR测试方法检测了制得薄膜中的组成分布。将PS/PC薄膜超薄切片,通过显微投射红外方法检测了其纵剖面的组成分布(测试步长为16μm)。结果表明:PS含量从膜底面到表面缓慢增大呈梯度分布,在膜表面附近急剧增大,即PS组分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与空气  相似文献   
3.
Pseudomonas stutzeri 1317可以在不同碳源上生长,合成不同共聚单体单元组成的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cmLPHAs)。本文在已知的代谢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mcl PHAs组成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mcl PHAs的共聚单体单元组成主要取决于前体生成途径,以及该途径和聚合途径酶对不同碳原子数前体的选择性。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均验证了该模型,代谢控制分析的结果表明,碳数为8-10的前体的聚合效率最高。通过调制前体生成途径,可以有效调节PHA的单体单元组成。  相似文献   
4.
双单体固相共聚改性聚丙烯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马来西酸酐(MAH)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PP)的过程中加入合适化例的异氰脲酸三烯丙酯(TAIC)作用为共聚单体,可以大大提高MAH在PP上的接枝率,同时可以有效地抑制在普遍固相接枝过程中PP的严重降解,得到了性能较好的高极性PP,与普通固相接枝法与熔体接枝法对比,双单体固相共聚接枝改性PP是一种得到高极性PP的有效方法,本文同时对双单体在固相接枝反应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固相共聚接枝合成功能化聚丙烯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马来酸酐 (MAH)和乙酸乙烯酯 (VAc)固相共聚接枝聚丙烯 (PP) ,在二者的投料摩尔比接近 1:1时 ,得到了高接枝率的多官能团功能化的PP .反应的机理是两单体摩尔比接近 1:1时容易形成较为稳定的过渡态 ,从而两者的共聚活性大大增加 ,接枝率大大提高 ,同时抑制了接枝产品熔体流动指数的增加 .这种含有多种官能团 (酸酐官能团和酯基官能团 )的极性PP对于拓展PP的应用范围 ,促进PP本身及其共混合金材料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聚羟基丁酸酯 ( PHB)是一种由细菌合成的手性高分子材料 ,其分子结构具有高度的规整性 [1] ,球晶比较大 (直径可达几毫米 ) ,是研究高分子结晶行为和形态的理想材料 [2 ] .在偏光显微镜下 ,Bauer[3]和 Martinez- Salazar等 [4 ] 曾在 PHB球晶上观察到消光带和同心的环线 .在聚环氧乙烷 [5] 和小分子液晶4-氰基 - 4 -癸氧基联苯的球晶上 [6 ] 也观察到了同心环线 .但这些工作都把同心环线归结为裂缝 ,并未提供证据 .事实上 ,偏光显微镜的低分辨率及其透视特点 [7] ,使之无法真实反映材料的表面形貌 ,因而也无法区分裂缝和台阶 .我们对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