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7篇
物理学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K4[Fe(CN)6]掺杂对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K4[Fe(CN)6]的掺杂量在每克乳剂31×10-9-31×10-11mol之间时,乳剂感光度都有提高.最佳掺杂量为每克乳剂31×10-10mol.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时效果相对较好,表明K4[Fe(CN)6]是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当掺杂剂的掺杂量大于每克乳剂31×10-8mol,且掺杂位置在乳剂颗粒较深内部时,乳剂的感光度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两种照相明胶与化学增感剂相互作用的机理.当两种照相明胶样品在HAuCl4溶液中反应5min后,明胶中的蛋氨酸、蛋氨酸亚砜均被氧化为蛋氨酸砜.与此同时,明胶吸附的大部分Au3+被还原为Au+,并且Au+以络合形态存在于明胶之中.根据与AuCl3反应之后明胶中Au3+与Au+的比例,法国明胶的还原性略高于包头明胶.添加到明胶中的Na2S2O3能将明胶大分子所含的蛋氨酸亚砜全部还原为蛋氨酸.S2O32-、蛋氨酸和蛋氨酸砜可以稳定共存于明胶体系之中,外加的S2O32-的还原性高于明胶中蛋氨酸、蛋氨酸亚砜的还原性.添加Na2S2O3后的两种照相明胶均可以将其溶胀吸附的Au3+全部还原为胶态金.此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基团是S2O32-而非明胶中的蛋氨酸残基.由于Na2S2O3的添加,照相明胶对AuCl3的还原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内核经硫加金增感的内敏核壳乳剂的感光性能和离子性能。内核化学增感时Na2S2O3和AuCl3两者的加入量按一定比例增大时,内部感光度升高,表面感光度下降,离子电导率略有降低。内核化学增感时如果单独增加AuCl3的用量,内部感光度有所升高,表面感光性能基本不变,离子电导率略有下降。内核化学增感结束引入稳定剂583,可使内显灰雾明显降低,离子电导率也有所下降,核壳比增大造成内部感光度上升而表面感光度下降,离子电导率也有所下降。表面引入碘后,离子电导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4.
经硫醚、二氧化硫脲、金、硫醚加金和二氧化硫脲加金增感后的立方体AgBrⅠ乳剂用Nd:YAG激光的基频输出(1064nm,445mJ/cm2)照射后,乳剂的离子电导率比未照射时增加几倍,并且二氧化硫脲增感后的乳剂离子电导率也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红外预增感成像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铜物理显影后影像中铜和银的分布以及在非影像区明胶对Au3+的还原作用。铜含量随着影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银含量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Ag3d结合能向低值位移说明影像内部的银处于单原子和多原子的混合状态,但是影像表面的银却为单原子状态,如果铜物理显影进行得足够长,铜最终会将银全部遮盖。在这以后的铜物理显影是铜的自催化过程,样片浸入氯金酸溶液中后,非影像区中吸收的氯金酸量大大高于影像区,因而铜的沉积速度在非影像区也比影像区大得多。明胶能还原Au3+.还原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由Au3+还原成Au+,这一步在室温下是快反应;第二步由Au+还原成金,这个反应比较慢,Au+和Au在物理显影中可作为催化核,使铜在非影像区沉积。  相似文献   
6.
感光乳剂中卤化银颗粒接收足够的曝光量后可形成潜影,经过显影便成为可见影像。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第一级放大。它的放大因子为10~9。但是影像的密度取决于单位面积上显出的银量和银影像的遮盖本领。如果单位面积上显出的银颗粒太少,影像就不能被眼睛或仪器(如密度计)检测出来。单位面积上银颗粒太少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或是因为曝光量太低以致具有可显潜影的颗粒太少;或是因为乳剂层中卤化银颗粒本来就太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核壳乳剂以及均质乳剂潜影分布和sabatier效应的研究,提出了产生Sabatier效应的可能机理:第一次曝光产生的表面潜影吸附了显影剂负离子以后变成空穴捕获中心而在第二次曝光时被漂白造成影像反转;卤化银颗粒上必须同时有足够的表面敏化中心和足够的内部敏化中心,两者应相匹配。利用这个机理可以解释许多有关Sabatier效应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Fe^3+-Fe^2+柠檬酸盐氧化还原缓冲溶液测定了分别由氧化亚锡和二氧化硫脲灰化的直接正性照相乳剂颗粒表面的灰雾中心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比较了二种灰化条件下形成的灰雾中心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前文[1]中我们报道了利用铜物理显影的多级放大成像过程能够明显地提高影像密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感光材料的感光度或者大幅度地降低感光材料的用银量,并且可以达到特高反差和特短趾部等特殊效果。本文介绍铜物理显影多级放大成像过程的另一种应用:在乳剂层表面或绝缘材料表面上定域沉积能导电的铜影像,为将感光胶片直接用于轻印刷以及制作印刷电路板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照相明胶层中金催化的铜无电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原位氩离子束溅射和ESCA技术,研究了无电沉积前后照相明胶中硫元素化学形态的变化,对无电沉积所形成的导电膜进行了深度剖析,探讨了照相明胶层中金催化的铜无电沉积机理.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pH=3.20),明胶大分子的蛋氨酸亚砜对AU3 仍具有较大的还原能力,明胶大分子的蛋氨酸、蛋氨酸亚砜将Au3 最终还原为胶态金,而蛋氨酸和蛋氨酸亚砜均被氧化为蛋氨酸砜.在无电沉积初期,胶态金作为催化中心引发铜的无电沉积,之后的反应为Cu2 在新生态铜的自催化下的还原沉积.在无电沉积过程的碱性条件下(pH=12.50),明胶中的部分蛋氨酸砜又被甲醛还原为蛋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