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42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含下伏气的水合物沉积层被认为是最具开采潜力的水合物储层类型。本文利用岩心夹持器在恒定围压9 MPa下,研究了连通不同压力下伏气的南海沉积物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及产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合物饱和度与下伏气初始压力(7.2~8.1 MPa)呈非线性正比关系,而在8.1~8.4 MPa内两者呈负相关。同时,发现在降压开采过程中下伏气为水合物分解提供热量,促进了水合物分解,提高了水合物平均分解速率。此外,下伏气有助于缓解压降速率,从而有效减轻有效应力对水合物沉积层的破坏。下伏气作为开采产气的重要供气源,能提高气体回收率。本文研究结论将为今后降压开采含下伏气的水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定容燃烧弹平台测量了不同初始温度(353,393和433 K)和初始压力(0.1,0.2和0.4 MPa)条件下的戊烯同分异构体(1-戊烯和2-甲基-2丁烯)的层流燃烧速率.实验结果表明1-戊烯的层流燃烧速率高于2-甲基-2-丁烯。本文对爱尔兰高威大学最新发表的戊烷同分异构体机理的1-戊烯和2-甲基-2-丁烯子机理进行了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模拟工作。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1-戊烯的层流燃烧速率较2-甲基-2-丁烯快的原因主要是前者生成了较多的活性H自由基而后者生成了较多的H消耗中间产物和甲基.  相似文献   
3.
偏振态的测量在光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分析现有方案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新的斯托克斯计算公式,以此公式为依据提出了一种能对高速变化的偏振态进行实时测量的新方案,并对可能产生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制作实用化测量模块所要达到的器件要求和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A uranylcontaining compound [U(CO_3)_3(H_2O)_2]·2H_2O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analysis. Crystal structu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ound consists of three CO_3~(2-) molecules, one U~(6+).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presents a 3D frame work built up by O-H……O week hydrogen bonds interactions. The central uranium atom is eight-coordinated through three CO_3~(2-) molecules and two H_2O. The compound shows a coplanar hexagonal network structure, each hexagon containing a hexagonal hole with a water moleculet.  相似文献   
5.
A uranylcontaining compound [U(CO3)3(H2O)2]·2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analysis. Crystal structu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ound consists of three CO32- molecules, one U6+.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presents a 3D frame work built up by O-H…O week hydrogen bonds interactions. The central uranium atom is eight-coordinated through three CO32- molecules and two H2O. The compound shows a coplanar hexagonal network structure, each hexagon containing a hexagonal hole with a water moleculet. CCDC: 737313.  相似文献   
6.
RuH2和RuN2电子组态与光谱性质的从头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B3LYP/6 311G 的水平上 ,研究了RuH2 和RuN2 可能的电子组态和光谱性质 .结果表明 ,RuH2 的3 B2 和5Σ-态对应于静电作用的物理吸附态 .RuN2 的一重态和三重态的计算结果跟钌单晶面上的实验值相接近 .而RuN2 在C∞v对称性时 ,五重态5Σ-的计算频率比实验值稍低 .在C2v对称性时 ,五重态的计算频率值则更低 ,3 B2 和5A1态不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7.
廖孟生  吕鑫 《电化学》1995,1(3):327-331
对CN^-在铜和银电极上的吸附性质进行了相对论密度泛函簇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电场微扰方法可以描述CN^-在铜和银电极上吸附的表面现象,电极势诱导的频率移动被理解为Stark效应所引起。内振动模式M-CN和C-N的耦合对电位诱导的C-N振动频率变化的大小起重要作用,计算所得的由Stark效应所引起C-N振动频率变化的斜率和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9.
用从头算研究了d空穴位置不同对Ni—CO成键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Ni—CO键中σ/π接受作用的相对强弱,取决于Ni—CO簇所处的能态。σ空间电子云较π空间电子云弥散,因而Ni—CO簇的稳定性与σ空间电子云的排斥密切相关。随着Ni4pσ轨道上电子占据数的增加,Ni—CO稳定性减弱。比较了分子簇Ni—CO与NiCO分子及CO/Ni化学吸附体系之间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UHF及UMP_2方法,对~1Σ~+Ni─CO分子簇的成键机制进行了从头算研究。计算表明,在σ空间,Ni~1S(d~(10))导出态的主要成键特征是CO5σ→Ni4s的授键作用;而Ni~1D(d~9s~1)导出态的主要特征是4sp_σ极化。在~1Σ~+Ni─CO分子簇中总的成键机制是:d~(10)导出态中π反馈作用大于σ授键作用;而d~9s~1导出态中σ授键作用强于π反馈作用。由于接受配键机制一定伴随着轨道之间的重叠,因而为了给出合理的M─L作用分析,进行补偿计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