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2篇
力学   3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痤疮患者血清锌水平及加锌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60例寻常痤疮患者和6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锌浓度,结果表明,寻常痤疮患者血清中锌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对40例寻常痤疮患者在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硫酸锌治疗一个月,加锌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仅按常规治疗组的有效率(75%)。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豆制品中游离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豆制品中的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而研究豆制品加工中的游离大豆异黄酮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法对使用T(Cu)200和T(Cu)220型宫内节育器妇女的围排卵期宫颈粘液中铜离子浓度进行测定,以自身未带器前(O期)为对照。结果,带器者在第1,3,6,12,18个月宫颈粘液铜离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88,2.695,2.323,2.247,2.116μg/g粘液湿重,与未带器前含铜量(0.818)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铜离子释放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伍新  文桂林  徐慧东  何莉萍 《物理学报》2015,64(20):200504-200504
分岔反控制作为传统分岔控制的逆问题, 其目的是在预先指定的系统参数点通过控制主动设计出具有所期望特性的分岔解. 以一类三自由度含间隙双面碰撞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 在不改变原系统平衡解结构的前提下, 考虑到在碰撞振动系统反控制过程中由Poincaré映射的隐式特点和传统的映射Neimark-Sacker分岔临界准则带来的困难, 通过对原系统施加线性反馈控制器并利用不直接依赖于特征值计算的Neimark-Sacker分岔显式临界准则研究了此系统的分岔反控制问题. 首先对原系统施加线性反馈控制, 建立闭环控制系统的六维Poincaré映射. 由于六维映射的雅克比矩阵的特征值没有解析的表达式, 利用高维映射Neimark-Sacker分岔的显式临界准则, 获得了系统出现拟周期碰撞振动运动的控制参数区域. 然后采用中心流形-正则形方法分析了拟周期分岔解的稳定性.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在指定的系统参数点通过控制设计出稳定的拟周期碰撞运动.  相似文献   
5.
在pH 8.7的硼酸-氯化钾-碳酸钠弱碱性缓冲介质中,且在CTMAB的存在下,钴(Ⅱ) 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605 nm波长处,而试剂空白的吸收峰为510 nm,显色体系的对比度(Δλ)为95 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5)为6.06 ×104L·mol-1·cm-1,钴浓度在0-5.5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Zn(Ⅱ)、Fe(Ⅲ)及 Ni(Ⅱ)对钴的测定有严重干扰,但加入氟化钠及硫脲可掩蔽。在测定5μg钴的条件下,共存的铜(Ⅱ)达3.2倍,钯(Ⅱ)达15倍不干扰测定。对钯-钴镀液试样进行6次测定,钴的平均值为 0.103 g·L-1,RSD为1.36%,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率试验,结果在101.2%-104.8%之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球形扩散模型推导了恒压-恒流充电容量比(简称RPG)与石墨电极中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的关系,给出了一种测量锂离子在石墨负极中固相扩散系数的新方法即RPG法.理论结果表明固相扩散系数D与RPG值q,颗粒半径R和恒流充电时间tG有关.当q ≤ 0.5时,其关系式可通过最小方差线性化拟合为D=R2/(15.36qtG) (q ≤ 0.5).实验结果表明,RPG法具有非常好的重现性,不同恒流充电电流和时间下测得1.5 V(vs Li/Li+)的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值均在1.060×10-10 cm2•s-1左右.采用RPG法对石墨电极在1.0~2.5 V(vs Li/Li+)高电压区的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1.0~2.5 V的高电压区,随着电压的升高,D值从4.292×10-10 cm2•s-1减小到1.219×10-11 cm2•s-1.  相似文献   
7.
0引言众所周知,钛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但其生物活性不足。因此,在金属基体上涂敷一层生物活性涂层,结合金属与生物活性材料的各自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最为活跃的生物复合材料体系之一。该体系可用于临床医学,作为人体硬组织等的修复替换材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在金属基体上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工艺和方法。如:等离子沉积法[1]、离子束溅射法[2]、激光熔覆法[3]、溶胶鄄凝胶法[4]、电化学沉积与水热处理合成法[5]、电泳沉积[6]、电结晶[7]等多种方法。但现有涂层材料尚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替换材料的高硬度而导致其周围硬组织坏死[8];(2)由于疲劳磨损或热膨胀不匹配引起涂层脱落[9];(3)由于异质相导致生物活性降解[10]。因此,研究新的制备工艺,开发新的生物复合材料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考虑到Al2O3具有优异的抗磨损、耐腐蚀等性能,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常作为临床选用的人造硬组织承载材料[11],故在本研究工作中,我们首次采用阳极氧化与水热处理复合工艺研制酸式磷酸钙/Al2O3鄄Ti生物复合材料体系。该体系不同于由日本Ishizawa等研制的HAp/TiO2鄄Ti复合体系[12]。主要体现在两...  相似文献   
8.
以氢氧化锂、醋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i+与Mn2+摩尔比为1∶2的前驱体化合物LiMn2L(Ac)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热重/差热等测试方法对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合成反应机理及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在全固相条件下通过低热固相反应得到锂离子与锰离子达到分子级混合水平的前驱体,该前驱体在350℃下焙烧4h即可出现明显的尖晶石相LiMn2O4产物.  相似文献   
9.
电连接器常因接触界面磨损发生严重失效,因此有必要研究电接触模式下的微动磨损行为。本文中基于电接触模式和不同环境含氧量(即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和30%,后文统一称作10%O2、20%O2和30%O2环境),着重研究含氧量对紫铜/黄铜微动磨损行为与磨损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10%O2、20%O2和30%O2环境时所对应的摩擦系数稳定值分别为0.77、0.71和0.80,摩擦耗散能和磨损体积的结果变化趋势一致,即10%O2环境下最高,20%O2最低,30%O2介于两者之间,可以推测,含氧量最低条件时的损伤比含氧量高时更严重。通过电接触寿命可以看出, 20%O2环境中电接触性能最优,10%O2次之,30%O2最差,不同含氧量时的微动磨损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理论上含氧量越高氧化现象越严重,但10%O2时的抗微动磨损性能最差,30%O2时的电接触性能最差,而类大气含氧量的20%O2环境时的电接触性能和抗磨损性能最佳。结果表明:电接触性能与环境含氧量存有非线性依赖关系,30%O2的环境中氧化最严重,微观形貌为尺寸粗大和团聚状的氧化颗粒,导致其接触电阻高于其余两种含氧量时;而在10%O2环境中,因微动产生的磨屑多,新鲜的磨屑松散覆盖在磨痕区域,极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使其接触电阻高于20%O2环境,但是低于30%O2时,说明环境中含氧量和微动产生的磨屑协同主导铜电接触性能与磨损行为,结合白光干涉、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微观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含氧量环境下的铜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氧化、材料转移和剥落。   相似文献   
10.
惯性式冲击振动落砂机周期倍化分岔的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改变惯性式冲击振动落砂机系统平衡解结构的前提下,考虑碰撞振动系统的Poincaré映射的隐式特点以及经典的映射周期倍化分岔临界准则给反控制带来的困难,基于不直接依赖于特征值计算的周期倍化分岔显式临界准则,研究了落砂机系统周期倍化分岔的反控制.论文首先对落砂机系统施加线性反馈控制,得到受控闭环系统的Poincaré映射,并应用不直接依赖于特征值计算的周期倍化分岔显式临界准则,获得了系统发生周期倍化分岔的控制参数区域.然后应用中心流形-正则形方法分析了周期倍化分岔的稳定性.最终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在任意指定的系统参数点通过控制能产生稳定的周期倍化分岔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