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4篇
物理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不同浓度KOH溶液中进行掺杂,制备出了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和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二甲醚(PVA/PEGDE)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详细考察了膜的外观形貌、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等.结果表明,PVA与PVP以及PEGDE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所制备的复合膜断面致密...  相似文献   
2.
利用碳黑(Vulcan XC-72R)中加入硫酸钴和吡啶(Py)作为催化剂前驱体,经溶剂分散热处理构建了一类新型的高效氧还原CoPy/C复合催化剂.并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旋转圆盘电极(RDE)技术研究了不同Co含量的CoPy/C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的存在对氧的催化剂活性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800℃下所制备的10%Co30%Py/C(质量分数)复合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氧还原催化活性.以其制备的气体扩散电极在3.0 mol·L-1KOH电解质溶液(O2气氛)中0.014 V(相对于标准氧电极(RHE))即可产生明显的氧还原电流.同40%Py/C相比,10%Co30%Py/C催化氧还原的起峰电位正移了71 mV,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极限扩散电流.在-0.16 V时电流密度达到最大值,电流密度为1.0 mA·cm-2,半波电位在-0.07 V.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碳黑载吡啶钴(10%Co30%Py/C)催化剂平均粒径为20 nm.  相似文献   
3.
高稳定性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已成为碱性固体电解质膜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聚乙烯醇化学交联改性制备出了季铵化羟乙基乙氧基纤维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PVA/QHECE).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TG)分析、交流(AC)阻抗等方法考察了复合膜的分子结构、热稳定性、耐碱稳定性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详尽考察了交联时间、交联剂含量、聚合物组成对成膜力学强度、含水率以及OH-电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交联时间的增加,膜的溶胀率降低,力学强度随之增强,而离子电导率随膜含水率的降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室温下OH-的电导率在3.26×10-4-4.44×10-4S·cm-1范围内变化.热重分析结果显示:掺入42.9%的QHECE时,膜的热分解温度达260℃.此外,将PVA/QHECE膜在6 mol·L-4 KOH浓碱溶液中80℃浸渍处理168 h,膜的电导率从4.90×10-4S·cm-1提高到9.68×10-4S·cm-1,而膜的外观和力学强度以及含水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一结果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耐碱化学稳定性,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碱性燃料电池用离子交换膜.  相似文献   
4.
对C60克量级合成与制备获得成功以来的近七、八年间有关溶液中C60及其电荷转移配合物(CTC)吸光、发光特性研究做了详尽综述。化学特性的改善展示了C60及其CTC作为新型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考察研究了丹参主要有效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 A在不同酸性介质中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 A均有很宽的 p H发光范围 ( p H=1- 11)。在 p H=2 - 3时 ,隐丹参酮和丹参酮 A荧光发射最强。在强酸 ( 5mol/L HCl)和强碱 ( 2 mol/L Na OH)介质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 A的荧光均被显著猝灭 ,同时荧光光谱发生明显蓝移。表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 A在强酸强碱下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为它们的药理及其理化性质等的研究提供了分子结构信息等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C60与有机胺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吸光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甲苯、CCl4和环己烷三种溶剂体系中,C60同N,N二甲基苯胺(DNA)、二乙胺(DEA)及三乙胺(TEA)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的吸光特性。发现不同胺同C60作用的程度在不同溶剂介质中均存在如下顺序:环己烷〉CCl4〉甲苯。而在同一溶剂介质中,不同胺同C60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测定了电转移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介质中的摩尔吸光系数及形成常数,并考察了温度对电荷转移配合物形成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聚乙烯醇(PVA)/季铵化羟乙基乙氧基纤维素(QHECE)共混膜进行聚乙二醇(PEG)聚塑化改性, 采用物理-化学交联联用法制备了PVA/QHECE/PEG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 通过交流(AC)阻抗、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热重分析(TGA)、 气相色谱(GC)和拉伸实验等手段考察了不同PEG添加量对膜的离子电导率、 分子结构、 微观形貌、 热稳定性、 力学强度、 甲醇渗透率和耐碱稳定性等性能. 结果表明, PEG的加入(除最小比例外)提高了膜的离子电导率和力学强度并使其柔韧性增大. 同时, 膜的热稳定性比未添加PEG时提高了40℃. 将PVA/QHECE/PEG膜在80℃, 6 mol/L KOH浓碱溶液中浸渍处理264 h, 膜的电导率从1.06×10-3 S/cm提高到3.88×10-3 S/cm, 而膜的外观和力学强度及含水率未发生明显变化, 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耐碱化学稳定性. 此外, 以3 mol/L甲醇溶液为测试目标, 膜的甲醇渗透率<10-7 cm2/s, 仅为商业用Nafion®膜的1/20~1/40.  相似文献   
8.
芘荧光探针法研究C60-胶束水溶液体系的微环境性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首次运用芘荧光探针法考察了C60-胶束水溶液体系的微环境性质,发现C60的介入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胶束的结构而破坏胶束的有序情,从而使胶束的体积变大。C60能显著猝灭芘单分子的荧光,而几乎不会破坏芘单体与其激基二聚体的平衡,表明C60主要是同芘单分子之间发生CT作用。同时C60对芘单分子荧光的猝灭在有机体系中主要呈现静态猝灭而在胶束体系中则主要呈现动态猝灭。  相似文献   
9.
利用碳黑(Vulcan XC-72R) 中加入硫酸钴和吡啶(Py)作为催化剂前躯体, 经溶剂分散热处理构建了一类新型的高效氧还原CoPy/C复合催化剂. 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RDE)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600~900 ℃)处理CoPy/C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热处理能显著提高CoPy/C的催化活性, 活性次序为800 ℃>900 ℃>600 ℃>未处理. 其中800 ℃处理的15%Co25%Py/C(质量分数)复合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以其制备的气体扩散电极在3.0 mol/L KOH 电解质溶液(O2气氛)中的半波电位为-0.069 V(相对于标准可逆氢电极), 起峰电位为0.026 V, 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极限扩散电流. 利用透射电镜、 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 颗粒大小和活性位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碳黑负载吡啶钴催化剂(15%Co25%Py/C)平均粒径为17 nm, 经800 ℃处理后吡啶结构发生了坍塌, 形成了其它价态的钴氧化合物、 硫化物和单质钴, 并协同吡啶中的氮对氧起催化还原作用. RDE结果表明, O2在CoPy/C催化剂上的反应动力学主要通过4e-过程还原成H2O.  相似文献   
10.
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碱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浓度KOH溶液中进行掺杂,制备出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详尽考察了膜的组成、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和甲醇吸收率.结果表明,PVA与PVP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m(PVA)∶m(PVP)=1∶0.5时,膜断面致密、均匀,未发生大尺度相分离.PVP的混入可以极大提高复合膜的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当m(PVA)∶m(PVP)=1∶1时,复合膜的电导率可达2.01×10-3 S.cm-1.PVA/PVP/KOH膜的甲醇吸收率随温度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100℃时其甲醇吸收率仅为同条件下Nafion 115膜的1/4.这表明该复合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固体电解质膜且可提高膜的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