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气化中NO_x及其前驱物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型管反应系统,研究了氧浓度、气流速率和气化温度对神木煤气化过程中NO_x及其前驱物的释放规律.研究发现:气化时生成的HCN和NH_3总量比热解时大幅下降,表明O_2的引入抑制了H自由基的可获得性.随着氧浓度的增加,NO的收率先减后增,而NO_2收率几乎没有变化.氧浓度较低时,生成的高浓度CO阻止了挥发分氮向NO的转化.气流速率对含氮气相产物释放影响各不相同.低温气化产物以NO_2和HCN为主,NO_2主要来自进样期挥发分的缓慢氧化,而高温气化产物中的NH_3的生成主要来源于焦炭氮. 相似文献
2.
3.
Recycling Chiral Organocatalyst (4S)-Phenoxy-(S)-proline for Direct Asymmetric Aldol Reaction in Ionic Liquid (bmim)PF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bmim)PF6 was evaluated for recycling an organocatalyst (4S)-phenoxy-(S)-proline for direct asymmetric aldol reactions. The desired aldol products were obtained with good yields up to 93.2%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up to 88.5%, and isolation of the products by simple extraction allowed recycling the ionic liquid containing the immobilized catalyst in subsequent reactions without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yields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同时检测表层水中5类40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水样经过滤、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以乙腈-0.2%(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40种抗生素在1~200μg/L水平下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1.3%~112.6%。采用该方法对长江南京段表层水体进行检测,共检出13种抗生素,含量为13.4~780.5 ng/L,其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恩诺沙星检出率达1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最高检出水平达739.4 ng/L。该法高效、灵敏、可靠,可用于实际水样中多种抗生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Direct asymmetric aldol addition of methyl ketones to 2,2,2-trifluoro-1-phenylethanone and its ring-substituted derivatives was achieved using L-proline as a chiral promoter. Various optically active β-trifluoromethyl-β-hydroxy ketones were obtained in almost quantitative yields with moderate enantioselectivities up to 64 % ee.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中空的球形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渗透性、低密度和高比表面积等性质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无机中空球的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大多为模板法,合成的无机中空球主要以SiO2、金属氧化物(如TiO2和SnO2等)及金属(金、银、钯和镍等)为主,而有关二元复合氧化物中空球合成的研究报道较少,制备球壳上具有介孔的中空球已有报道,但是,其得到的介孔常常不均一,因此,将中空球形材料、复合氧化物和均一介孔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是非常有意义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手性固定相上,分别采用正相、反相及极性有机相色谱模式对氟环唑外消旋体进行了拆分,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在手性识别中对手性分离的影响。氟环唑在Chiralcel OD-H手性色谱柱(填充CDMPC手性固定相)上采用反相色谱模式,以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获得了最佳的拆分,其两对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度Rs分别为1.64和6.50。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纳米颗粒常在尺寸和形状方面具有广泛分布.在很多实验中,需要利用一定大小及形状的纳米颗粒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因此,简便快速的纳米颗粒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诸多科学领域的重视.电泳技术以其高分辨率,被广泛用于多种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的分离纯化.纳米颗粒在尺寸上与生物体中的蛋白复合物、细胞器和微生物等十分接近,考虑到带电纳米颗粒与生物分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行为的相似性,运用电泳技术进行纳米颗粒的鉴定、分离和纯化是一种新的思路,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以及其他一些电泳技术在纳米颗粒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