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0篇
化学   6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25℃时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五种聚乙二醇(PEG)、一种聚丙二醇(PPG)和三种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嵌段共聚物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的,且在较低浓度时即可达极限吸附。当以g.g~(-1)表示吸附量时,各聚合物的极限吸附量相近。对于PEG系列和EO-PO嵌段共聚物系列,极限吸附时每个分子占据的面积与分子中所含EO数的关系为两条斜率相同的直线。由直线斜率和后一直线的截距可求得每个EO和PO所占的面积分别为26和2.9 nm~2。这些结果支持了分子以其EO和PO链节都平躺在表面上的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5 ℃时Triton X-100和Triton X-305在46.6%NaNO_3水溶液/空气界面上的展开膜。根据表面压、分子面积和分子中乙氧基数目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一种界面分子模型。简言之, 分子的烷烃链伸进气相或油相, 分子中间的苯环平躺于界面, 而分子的乙氧基链则以一部分链节平躺于界面、其余的链节伸进水相的方式取向。平躺于界面的乙氧基链节的比例随表面压的增加而减小。这个模型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已知的实验事实, 而且可能适用于包括空气/水和油/水界面上的展开膜和吸附膜。  相似文献   
3.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L61和F68)、聚丙二醇(PPG)分别与十六醇(CA)、硬脂酸(SA)所形成的二元混合膜。根据对π-α实验结果的分析, 表明PPG-CA、PPG-SA、F68-SA和L61-SA的混合单分子膜是不相混溶的, 而L61-CA和F68-CA的混合单分子膜则是混溶的。  相似文献   
4.
近十余年来,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需要,超高真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超高真空技术中出現的問題也越来越多。在超高真空的获得方面,各种抽气泵工作原理的物理机构还不很清楚,这使得設計效率更高、极限气压更低的抽气泵遇到困难。在測量方面,目前还沒有完善的方法;就应用最广的B—A型电  相似文献   
5.
许多物理或化学过程都涉及固体的表面,但早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不太可靠。主要原因是当时人们还没有掌握获得和维持极净表面的实验技术,故被研究的表面或多或少总是被沾污了的。近十余年来,超高真空(指气压低于10~(-8)毫米汞柱的真空)技术飞速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极净表面的维持问题;有关这方面的技术已有许多专著,故不赘述。在本文中,我们仅就获得和鉴定极净表面的各种方法作一扼要的介绍,以便从事于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的实验工作者根据研究的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有关这些方法更详细的叙述,可参考文末所引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L61和F68)、聚丙二醇(PPG)分别与十六醇(CA)、硬脂酸(SA)所形成的二元混合膜。根据对π-α实验结果的分析, 表明PPG-CA、PPG-SA、F68-SA和L61-SA的混合单分子膜是不相混溶的, 而L61-CA和F68-CA的混合单分子膜则是混溶的。  相似文献   
7.
现时国内外的原油破乳剂品种繁多,但就其组成而言,主体都是环氧乙烷(EO)和环氧丙烷(PO)的嵌段共聚物。我们曾对这类破乳剂的破乳规律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寻找提高破乳效果的途径,本文研究了正构脂肪醇对EO-PO共聚物破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脂肪醇能大幅度提高破乳效率,效果最好的是正戊醇。  相似文献   
8.
无论我们费多大劲将一瓶溶液摇匀,其表面上一层溶液的浓度与内部的总是不同的。幸而在一般的体系里,表面很小,故可不必担心所得溶液浓度之正确性。这种表面与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就叫吸附。吉布斯(Gibbs)首先用热力学方法导出了表面张力、溶液内部浓度和表面浓度三者的关系,即所谓的吉布斯公式,可对溶液表面的吸附作定量的计算,是表面和胶体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公式。但是,这个公式所涉及的表面过剩概念不易理解,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表面化学的文献中也经常出现对表面过剩概念的错误理解和吉布  相似文献   
9.
硅胶对脂肪酸和四氯化碳蒸气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振国  顾惕人 《催化学报》1984,5(3):295-299
硅胶是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也常用作催化剂载体.应用时,硅胶的表面结构(包括表面基团、孔结构、比表面等)起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们以一种自制硅胶为对象,研究了有关它的表面结构、吸附性质和应用,希望深入了解硅胶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  相似文献   
10.
顾惕人 《化学学报》1987,45(4):322-327
对理想吸附混合物在二位不均匀模型表面上的表面活度系数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表面不均匀性将导致理想吸附混合物表观地呈现与Raoult定律的负偏差(表面活度系数小于1).但在与固-液界面相似的情况,即总覆盖度接近于1的条件下,算得的表面活度系数-吸附相成分关系皆呈现几乎完全对称的形状.因此实验测得的表面活度系数-吸附相成分关系所呈现的不对称性,可能是不同分子之间非理想的相互作用所引起,而不是表面不均匀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