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化学   30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通过以废治废,去除氮硫污染物。本文构建了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将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与MFC相结合,在处理废水的同时生产电能。与化学对照组相比,该同步脱氮除硫MFC具有高基质去除性能和产电性能。当进水硝态氮和硫化物的浓度分别为95.54和540 mg·L-1,反应时间为20 h时,硝态氮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6.50%和99.64%;最大电流密度达457.20 mA·m-2,稳定电流密度为30.33 mA·m-2。通过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分析,探究了同步脱氮除硫MFC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同步脱氮除硫MFC电极上,同步发生了脱氮除硫反应,该MFC最大功率密度为75.70 mW·m-3,内阻约为2 474 Ω,其对同步脱氮除硫MFC电化学性能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2.
镧对红壤微生物碳、氮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室内培养试验表明,La对红壤微生物碳氮及呼吸强度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100mg/kg^-1时达到显著水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La对微生物碳氮和呼吸强度的有减少的趋势,但短期内抑制作用难以消除,水稻盆栽试验表明,在低浓度时,La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呼吸强度有少量刺激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则产生抑制作用并不断增强,在300mg.kg^-1时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强度可以作为评价稀土污染土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3.
<正>克拉霉素为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用途与红霉素相似[1],该品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血半衰期长、对组织穿透力强[2],对于呼吸、生殖、泌尿、五官、皮肤及附属结构感染病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几乎能有效地抑制所有呼吸系统的病原菌[3-4],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药典上对克拉霉素的测定方法为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该法比较繁琐,且费时较长。文献报道克拉霉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质谱法[5]、高效  相似文献   
94.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MET)最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因其具有污染物同步去除和能源化的特点受到广泛重视. 近年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System, MES)的研究者在其电子传递机理、功能菌群分析、系统功能拓展、低成本材料开发和大型系统构建等方面取得大量进展. 然而该技术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却始终存在争议. 本文从应用角度将MET工艺与现有厌氧、好氧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各工艺在有机物降解和能量回收方面的特点,有助于找到MET工艺在水处理领域中的适宜定位. 相对厌氧与好氧工艺,MET工艺具有低污泥产率,运行过程能量自给以及电流加速污染物去除等优势特征,但在推进MET工艺的实用化进程中仍需进一步简化其系统结构、降低构筑成本、提高运行稳定性,并应基于MET的运行特征确定其适宜的应用范围以发挥MET工艺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5.
通过直剪试验, 研究培养液类型、浓度和培养时间3因素变化时, 微生物对粉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通过向土体中注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淀粉溶液, 对土体进行15、30和60d的培养. 制作环刀试样, 进行直剪试验. 分析发现, 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培养的微生物均能显著提高粉土的抗剪强度; 相同培养时间下, 培养液浓度增大,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呈增大趋势; 用葡萄糖和淀粉溶液培养60d后, 粉土的粘聚力提高2.38和2.03倍, 内摩擦角扩大了6.54和8.40倍. 实验结果可为微生物改性土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培养条件、絮凝剂种类、影响絮凝性能的因素、絮凝剂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细菌和雪     
有时恰是在人们鼻子底下的事理解得却很不透彻。蒙大纳州立大学的DavidSand及其合作者观察了世界不同地点各种温度下雪的样本,并研究了生物起源的冰核(即帮助冰品形成的微生物)。尽管40年前人们就知道了这种冰核的存在,这一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能扮演着比以前设想的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8.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考察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各种不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表明,聚中性红修饰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CPNR-MFC)具有最强的脱氮和产电性能,其次为聚中性红修饰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PNR-MFC)。在不同进水硝氮浓度下,实验组MFCs对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PNR-MFC具有0.040kg ·m-3·d-1的最大硝氮去除速率和15.29 W·m-3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29%和82.51%,而APNR-MFC仅分别提高5.71%和31.93%。通过对比MFCs的电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特征,探究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MFCs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
自长白山土壤中纯化得到一株具有产红色素功能的放线菌BOS–011,为明确此红色素的应用和储存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色素样品经发酵、分离、研磨、溶解,在527 nm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该色素溶解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和正丁醇;耐热性较差;在酸性介质中稳定性优于碱性介质;光照、氧气、常用防腐剂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蔗糖、Na+对色素有增色和保护作用;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略有影响。该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放线菌BOS–011所产红色素具有较好的着色性,可作为着色剂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了食品中的有害化学分,结构、来源,以及食用后的机体反应。了一些防止产物有害成分的措施和除去有害成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